慢时光 惜墨香
发布时间:2016-04-08 11:17:55
那是一所有着矮矮土墙的乡村小学,走在梧桐花飘落的小路上,听得到朗朗的读书声,如果留心,还看得到老师挥着手臂声情并茂地上课。
一个偶然,就在青砖教室外,隔着窗,看到每个学生面前,都摆放着带红方格的描红本,写着大如核桃的黑字,最端正漂亮的字,被老师用大红色的笔,流畅地圈了一个圈儿。我凝视着那些字,还有他们手中那管细细的毛笔出神,盼望上学后,也能去这样写字。
只是没有,一直都没有。
即便没有,似乎也不觉得生活有什么缺失。并且自从有了各种电子产品后,写字则更为便捷。日子就这样在被称为现代生活的状态下日日前行。楼房越来越高,汽车越来越多;物价越来越高,加班也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老,内心却越来越满……
直到那天,夕阳西下时分,从一个书画展厅出来,晚霞满天,心意悦然。忽然地,就复苏了那个念头,想用毛笔写字,写那些千百年来从未改变容颜的字。
很快,笔墨纸砚,还有一本薄薄的《曹全碑》,端端正正地摆好了。临摹的第一个字是“君”。望着它,这个写了几十年、写过无数遍的字,此时,却迟迟难以落笔。从绚丽的马王堆帛画,到顾恺之精谨的女史箴图;从典雅华美的《捣练图》,到宏大而有序的《清明上河图》;从魏晋风度,到唐宋盛世;从清冷高格,到富贵雍容;从沉静古朴,到恣意纵情;从审美艺术,到民俗匠人,从宫廷,到野逸……岁月,从或明或暗的时光隧道里奔涌而来,一个字,一帧帖,一幅画,就是一个生命或卑微或尊严或欢欣或绝望的版图!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那么,可不可以试着把笔和墨,看做是一种诗意的栖息呢?独自优雅,独自忧虑,与他人无关,与尘世无关,任凭时光老去……
这以后,买笔,几乎成为一种嗜好,每每在专柜前流连忘返。多年来,敝帚自珍的已有不少,以此来激励走一条孜孜以求的探寻之路,以此来映照“废纸三千,投笔如冢”的训示。柔软洁白的羊毫,坚挺淡黄的狼毫,挥洒自如的长峰,形如蚕豆的短制。只是,日常最为珍爱的只有一支,用它临摹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圆润委婉,临摹的山水峰峦,润泽而壮美。偶尔,惴惴不安地拿在朋友面前,也会获得一两个点头。
那是一个垂柳摇曳着嫩黄枝条、桃花灼灼开放的阳春三月,和朋友一起到位于黄淮腹地的项城汝阳刘笔业,它从一个小小的家庭手工作坊,到如今年产九万支的明星企业。这里是毛笔的饕餮盛宴。一小撮不盈一握的毛发,要经过128道淬炼与成长,才能凤凰涅槃出一管完美的毛笔。在博物馆展示区,有一大一小两个旧木箱,询问后得知,这是刘氏先人早年走街串巷卖毛笔时用的物件。空濛的目光,开始久久地在上面徘徊,粘连,它们是不是曾经装过创作《流民图》的那支笔呢?是否懂得那个枯瘦如柴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恸呢?它装过的笔,是不是抚摸过齐白石的虾、亲吻过徐悲鸿的马呢?那么,是不是许多年前,那个不谙世事的娃娃,隔着窗,清澈眸子里看到的那一支,也经过了它温暖的包裹?这一切,也只是妄自猜度而已。
实际上,那个春天里洋槐花清香四溢的村庄,在轰轰烈烈的新农村改造中,已不复存在,简陋素朴的小学校,亦无处寻觅。
当天晚上,回到书房,慌忙查看最珍爱的那支笔的产地,黑褐色的圆圆的细杆上,赫然写着精细的楷体字“龙飞凤舞 汝阳刘笔业制作”。一点不错!美好的笔,就是这样,它和美好的字,美好的心情如影相随。
夜已深,橘色台灯下,散着淡淡的墨香,毛笔在腕下悠然地游走,一点藤黄伏在蕊里,一片胭脂浸在花瓣上,一些华青氤氲在松针丛,往昔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白天的匆忙躁气,凌云壮志,潮水般隐去。此时,时间很慢很慢,整个世间也安静下来,悠长下来,此时,只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作者:郑州市文联王艳)
相关链接:项城市汝阳刘毛笔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司占地30亩,现有职工266人,以生产学生用笔、书画用笔、高中低档礼品套笔为主,有200多个品种规格,年生产毛笔9000万支,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代表了我国数千年来文房用具的发展水平和能工巧匠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而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汝阳刘毛笔就是就是继承和光大了这一传统历史创造,再现中国千年的文明史。
“恬笔”和“羲之妙笔”之传说
汝阳刘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聪明、善良而勤劳,方圜数十里,用传统工艺制笔的达数十家,成为远近闻名的妙笔之乡。这里有“恬笔”和“羲之妙笔”之传说。
相传2200多年前,汝阳刘先人刘寅随秦朝大将蒙恬前去修建长城。刘寅的职务相当于今天的文书。那时候没有纸和笔,书写文字都是用“字刀”将文字刻在竹筒上,既费时费力,又携带不方便。蒙恬看到刘寅整日辛苦疲惫,很心疼,总想发明一种书写文字的新工具。一天,一只野兔子跑到白灰池里淹死了。在野外散步的蒙恬看到白灰池里的兔子,便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于是,他让刘寅把兔子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写着写着,觉得很顺手轻松,比“字刀”方便多了。随后,蒙恬不断探讨改进,又改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的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缠绕在小棍上使用,从此,刘寅就用毛笔书写文字了。
除了“恬笔”之传说,还有“羲之妙笔”之传说。东晋时期,汝阳刘毛笔经过刘氏后人的不断改 进,制作工艺日臻完善。相传当时道教盛行,汝阳刘有一位叫刘天远的著名制笔艺人蓄发入教,号山阴道长。山阴道士修行的道观与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居之处相邻。他们经常在一起谈书论画。山阴道人很想得到王羲之的书画,但苦于没有机会求字。一天,他打听到王羲之爱鹅成癖,便精心饲养一群白鹅。随后,山阴道士便赶着白鹅,拿着精心制作的汝阳刘毛笔来到王羲之府中求字。他向王羲之说明来意,并呈上带来的毛笔。王羲之很高兴,欣然接笔。挥洒之间,顿觉笔墨流畅,运用自如,连称“妙笔、妙笔!”此后,汝阳刘毛笔又有了“羲之妙笔”之说。
一代代人的追求
汝阳刘毛笔被历代文人墨客视为文房上等精品。自明代传入皇宫,成为明清两代的宫廷贡品,随后成为明清两代的宫廷御笔。项城历史文化名人书法家麻坦、《千字文》作者周兴嗣、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著名爱国者一代艺苑宗师张伯驹及其夫人、大画家潘素等,“汝阳刘”毛笔都曾伴随他们成就辉煌人生。
清末、民国时期,汝阳刘制笔人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在各省开设笔庄,较为著名的文林堂、一言堂、天孙斋、太和堂等等。小楷笔有鸡狼毫、狼毫、兼笔、紫尖;大楷笔有真正三圈、广长对笔、入团笔等品种。
清末,汝阳刘制笔艺人刘天聚在淮阳县开笔庄,名叫“一言堂”,生意十分兴隆。“一言堂”就是说毛笔质量好,没有必要挑选和还价,否则不卖。“一言堂”的名气还在于人才荟萃——制笔名人麻德昌就在“一言堂”内掌刀。麻德昌发明的净制纯羊毫(原来是半毛半麻)是当地一绝,就是在制笔原料挑选上,细选高档山羊毛和狼尾紫尖。在工艺制作上,用四刀折子。在笔杆刻字上,别的笔庄用双刀字,而“一言堂”又加一刀,撤底后上色,笔杆上刻的字永不褪色。
汝阳刘人不仅善良勤奋,而且勇敢坚强。大革命恐怖时期,他们一面制笔,一面与敌人作顽强斗争。“天孙斋”笔庄就是革命党人的一个秘密联络站。笔庄主人刘茂林,在从艺生涯中,秘密从事党的联络与宣传工作,常常以卖笔为名,游乡串馆,绘地图,做侦察。因其笔制的好,买的人多,他便在卖笔中,用通俗的道理,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他还用卖笔挣来的钱作为党的活动经费。1940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茂林被捕,在狱中英勇不屈,壮烈殉国。
新中国成立后,汝阳刘笔制笔技术进一步发扬光大。1950年,成立毛笔厂。1969年,毛笔厂扩大规模,精湛的制笔技术使汝阳刘毛笔畅销广州、新疆、哈尔滨等地,并漂洋过海,扬名海外。
1968年,美籍华人、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偕夫人吴健雄回国省亲,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袁家骝夫妇很感动。说话间,周总理向袁家骝夫妇赠送了一幅齐白石大师的山水画。对书画颇有研究的袁家骝连说:“好画、好画!”接着,他又满怀深情地说:“看到这幅画,让我想到家乡项城的汝阳刘毛笔来。我的祖父和父亲都喜欢用,我青年时代也用过。可惜出国后,再也没用过。”袁家骝的祖父是袁世凯。为了结袁家骝的心愿,国务院办公厅与河南省委联系,让赶制一批毛笔送到北京。时任项城县委书记的王超凡亲自组织生产,经过两天两夜的赶制,终于在袁家骝回美国之前拿到了汝阳刘毛笔。
1969年,党中央决定召开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召开前夕,各行业都努力拿出最优异的成绩向“九大”献礼。项城认为汝阳刘毛笔历史悠久、质量上乘,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是文房四宝的珍品,是最好的献礼。汝阳刘毛笔厂对此高度重视,经过几昼夜的研制,做出了10多套精装套笔,内放毛主席像章,外印“为人民服务”字样,然后用红布包裹后送往北京。“九大”召开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致信汝阳刘笔厂:你厂生产的毛笔深受毛主席、周总理的喜爱,特批示向贵厂致谢!
1980年,河南省部分地委书记到日本考察。周口地委书记张文韵临行前特意带上10多套汝阳刘毛笔作为礼品。日本政界要人都很喜爱书法,张文韵书记的毛笔很快送完了,他感受到很荣耀。他此行不但学到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还带回大批订单。回国后,他特意到笔厂代表周口地委向全体干部职工表示感谢,并要求毛笔厂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制笔技术,争取汝阳刘毛笔走得更远。
2006年9月份,在河南省名牌企业表彰会上,河南省副省长徐济超给予汝阳刘笔业高度评价,并和董事长刘好勤亲切合影,鼓励他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发展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品牌,争取为建设文化强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接见了汝阳刘笔业董事长刘好勤,并给予很好的鼓励,说汝阳刘毛笔走高端市场思路很好很清新,要勇于创新,为河南文化产业多做贡献。
高端市场创佳绩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作为我国的一种国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行各业中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各地频繁举办的书画比赛和联谊活动推动书画热急剧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把书画活动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在学写毛笔字的过程中,能更好的锻炼人的品质与修养,书法的内容大多有历史典故和常识,可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除了国人,西欧及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国际友人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极大兴趣,喜欢写毛笔字,画中国画,他们来到中国把毛笔这种带有深刻中华烙印的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带回去。
素有“南有湖笔,北有汝阳刘”之美誉毛笔生产是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巨大。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毛笔已逐渐被钢笔、圆珠笔或电脑键盘取代,全国有规模的毛笔生产厂家经过近年来的市场盘整,产能下降很大,且劳动价值极低,制笔艺人每月工资仅500元,大部分技术工人弃厂离家、外出打工,致使毛笔这一中华古老的汉字书写工具面临夭折的危险,全国毛笔生产厂家从解放初期的2853家到现在的7家。书法、国画等国粹,折射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丢弃毛笔,等于失去了流传数千年的文化传统。面对这种局面,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好勤感到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和继承发展传统制笔工艺,让毛笔书法在网络时代焕发新的魅力。他是汝阳刘毛笔手工技艺第22代传人,自幼师从于父亲刘家祥学习制笔技术,其制笔技术精湛。他认为毛笔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毛笔习字能起到很好的修身养性作用,他经过多方考察,发现礼品毛笔很受欢迎,于是决定走高端礼品市场。
他带领他的团队汲取全国名笔之长,在传统制笔工艺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制作工艺由原来的纯手工操作发展为梳毛、控杆、平头、焊接等工序的半机械化生产。“笔之所贵在于毫”,对笔料毛的产地、采集季节及部位均有严格要求。其中山羊毛采集地要到江苏、浙江一带。狼毫笔所用的黄鼠狼尾毛,要到东北采集。制笔时的选料也极为精细。如一支“纯紫尖”所用的紫毫,只能用野兔背脊上那一小撮弹力特佳的毛。每千只山兔仅有紫毫一两上下,故有“紫毫之价如金贵”之说。汝阳刘毛笔系精选特定区域的羊毛、狼毫、汉松尾、紫毫、过冬鼠须等上等原料制作,它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毛头收拢,锋颖尖锐,犹如锥状,运笔可粗可细,笔尖润开后,顶端整齐划一,无长短参差,笔头周身圆紧饱满,便于收纵运转,笔毫劲健有力,捉按起落弹性适度,宜书宜画经久耐用。
精选特定区域的羊毛、狼毫、石獾、紫毫等上等原料精制而成的,每支笔需经128多道工序方可制成。基本手工技艺流程:分毛--脱脂--去绒—装毛—齐毛—垫毛—梳毛—修毛—成头—初步使用—装杆—成品—包装—入库。具有“尖、圆、齐、健”四大特点。毛头收拢、锋颖尖锐、犹如锥状,运笔可粗可细,笔尖收纵运转,笔毫镜鉴自立,着案起落弹性适度一书一划经久耐用,研制出提丰、京楂及大、中、小楷等书画用笔120多个品种。其中,八支登天、莲蓬斗、寿笔、羲之妙笔,1-3号龙飞凤舞、鼠须、石獾、纯紫尖等品种,制作尤为精细。研制出莲蓬斗、纯紫尖等多种新品种,先后培育出“牡丹”、“菊花”、“萃文”等名优产品。特制的“大狼尾”、“莲蓬斗”、“寿笔”、“羲之妙笔”等中高端产品成为众多书画大师的心仪之物。
目前,毛笔从过去的单一产品发展成高、中档套笔为主的120个品种,新增高档礼品笔产能6万套,中低档笔产能8万套。年产各类毛笔900多万支。
“中华第一笔”的诞生
早在2001年,也就是中国申奥成功的这一年,汝阳刘笔业公司总经理刘好勤就一个远大的愿望,能为奥运会做点贡献,就是赠送一种特制的毛笔,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直到后来,他得知建在甲骨文之乡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于2009年11月16号开馆,决定赠送一支巨型毛笔,一了结自己多年的愿望。
汝阳刘笔业虽然制作毛笔已有多年历史,但还是第一次生产这样的巨笔,此笔要求很高,笔要够长、够大,材料要好、质量要高,千年不坏。刘好勤心中没底,但考虑到是为“中国文字博物馆”而制,他当即表示:能制作这支毛笔是公司的荣誉,不管多么艰辛,一定竭尽全力,将最好最美的毛笔按时送到文字博物馆。
随即,公司成立了“巨笔攻关设计”小组,由总经理牵头,四位制作大师和相关人员参加。要求大家,人人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每人必须提出六个设计方案。承担设计的几位制笔技师,大家都有着多年传统的制笔经验,但平时也只是制作书写用笔,没有制过陈列用笔。为此,他们各人发挥自身的优势潜能,翻阅资料,上网寻查,绞尽脑汁。不到一周,30多个设计草图汇集起来了。公司专门召开了巨笔设计方案审定会。几十个草图硬是摆满了一张写字台,大家各抒已见,评头论足,直言不讳。最后,公司集中大家的意见,提出了比较成熟的方案。
接下来,刘好勤辗转来到河北,这里的马尾毛比较有名气,经过仔细挑选,选回了100多斤的纯色白马毛。由于马尾毛没有弹性,还需要搭配弹性好的尼龙毛,于是,他又到江苏买。这样跑了1个多月,花费1万多元才把制作笔头的马尾毛准备好。接着,他又到江西买特制的笔杆,经过多方考察。取回公司已收集保存了多年的上等笔头材料,近百斤的马鬃、猪尾毛和长锋山羊毛,进行前期的凉晒、梳理。随后又先赴郑州,后又下江西、浙江考察笔杆、底座材料。由于红木、紫檀木量少价位太高,经过反复比较,最后确定选用质量上乘、价位适中的香樟木为笔杆材料,香檀木和花梨木为底座材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随后,开始巨笔的制作,制笔工作人员每日工作时间都达18小时以上,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巨笔及底座全部制成。这支笔,耗资十万余元,直接参与设计制作16人,行程5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