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摄影评论家虞旻子先生评析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作品------ 第五期纪实类作品(组照之三)




虞旻子,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湖北省摄影家协会驻会负责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指画第三代传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员。美术作品在湖北省美术馆举办“指墨百年——虞氏三代人画展”。2020年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抗疫先进个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本届全国影展评委会主任李舸在第二阶段评选预备会对评选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反映伟大的时代精神,体现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评选导向;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高尚的精神品格、丰富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价值取向,让摄影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艺术之我融入人民大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用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赢得人民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三是强化专业意识和学术标准,建言献策完善评选机制,用什么样的学术标准和专业品质来引领时代的发展,需要评委深入思考和把握。四是秉承公平公正,严肃评选纪律,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氛围,评出的作品要对历史负责,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他说,全国影展评选是我国摄影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摄影界出人才、出精品的有效途径。厚植人民情怀,强化专业水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希望本届全国影展评选不辜负全国摄影人的期待,给历史一份合格和精彩的答卷。


思考决定性瞬间的问题同时,也在思考抓拍和摆拍的关系,到底什么才是我们在拍摄中需要拍到的。

 

湖北省-金思柳

《战疫驾驶员》


金思柳老师的这一组《战疫驾驶员》呈现的依旧是在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大事件中,一个很小众的切入点。

 

第一张城管车辆。驾驶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从车辆玻璃上的贴纸可以看出,这是前进街的送诊车辆。

第二张部队军车。这是为武汉市各大超市配送生活物资的部队战疫分队。因为连续作战,战士们在车辆行驶途中休憩。

第三张公交车,这是一辆从公交车抽调从事防疫保障的车辆。它担负着从维也纳酒店到火神山医院运送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的责任。

第四张厢式货车。从车牌可以看出这是从襄阳来的一辆小货车,他们运输物资从襄阳赶赴武汉。

第五张出租车。从袖标可以看出这是社区志愿者。他担负着帮助社区运送人员就医、买药以及购买生活物资等工作。

第六张家用轿车。这是一辆民间志愿者的车,贴着的车标说明他们非官方的身份。在没有足够防护物资的情况下,志愿者驾驶员用墨镜和一个非常奇特的空气过滤器做口罩使用。

第七张依维柯。这是武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的车辆,驾驶员没有时间吃饭,只能一边开车一边啃干粮去运送物资。

第八张救护车。驾驶员在开车,而两名医护人员已经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在疫情期间,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上,数万台来自各行各业的车辆,数10万的志愿者,撑起了武汉这座城市运转的通道。他们做的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又是那么的不容易。没有鲜花、没有掌声,随时可能被病毒感染。不能回家、不能见家人,但他们所做的一切,维系了整个城市的运转,保障了抗击疫情的进行。

这组作品关注到所有人都知道、但却没拍到的场景。构图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作者在一座人行天桥上完成了拍摄,但画面在选择上却十分注意,既有公交车、出租车这种公共交通工具,又有120救护车、城管执法车这种政务车辆,还有部队军车,更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车辆。他们组成了武汉封城期间街头最靓丽的风景,他们在传递爱心,传递责任,传递使命。

 

湖北省-邱焰

《春去春又回》


这是一组借用当代艺术思想方式构建的纪实作品。作品选择了农民工外出务工为表达主题,并特意选在汉口火车站这个场所进行呈现。为了增加画面的戏剧感,作者又选用了照片插入真实空间的方式,增加作品的矛盾性。

第一张中景。照片框居中摆放在火车站前广场上,相框前面摆放着真实的各类行李。整组作品拍摄过程都用慢门的方式,减少前景人物对相框的干扰,并通过虚幻人影在画面中增加流动性,从而让定格的画面同流动光影形成更好的呼应,让视线能更好的定格在画框内容上。

第二张中景。摆放位置在站台绿皮车旁。在列车玻璃中反射出相框的内容。

IMG_266

第三张全景。摆放位置在出站口下行台阶上。

第四张中景,摆放位置在硬座车厢的过道里。

第五张全景,摆放位置在检票口下行通道上。

第六章全景。摆放位置在站台动车组旁。

第七张中景。摆放位置在出站口通道里。

第八张全景,摆放位置汉口火车站进站口上二楼广场的手扶电梯前。

第九张中景。摆放位置在候车大厅里。

第十张全景。摆放位置在汉口火车站二楼候车大厅入口处。


整组作品十分注重画面和周围人流呼应关系,所采用的慢门一方面减少了人对相框的干扰,同时也增加了相框在画面中的戏剧性。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能够想到这样的呈现方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突破。他让原本新闻性的现场,具备了艺术性的呈现和表达,更具备多元化的观点。整组作品都在讲述农民工这个群体,通过相框中的典型人物,暗指整个群体,寓意无数人从这里涌向大城市,无数人从这里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是一个人流交汇的地方,它承载着归家的心情和梦想。它同样蕴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渴望和希望。

现实中的人以相框这种艺术化的方式被定格在真实场景中,这就直接打破了所有关于纪实摄影的认知定式。同时作者极尽可能的变化环境,从高铁站外到站台,从绿皮车到高铁,从候车大厅到人流通道。所有人员流动的场景都被充分利用,这是非常下功夫的。

不足之处在于,即便作者在画面编排上注意了节奏和变化,但相似感还是有,整组照片和单张照片的表达力差不多,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强化提升。针对这个创意,实际还有三种做法可以尝试:一是在真实的环境里去拍摄农民工,然后再到真实场景中去呈现这样的照片。让画面的融合感进一步加强。二是让被拍摄者在真实场景中,带着相同或者不同的行李和自己的照片相遇,增加画面的戏剧感。三是将相片中的人物在保留基本特征情况下,部分用各种动物、器具、形状取代,在环境中阐述更多元的思想暗示。这些都是可行的尝试。

对于这样的作品,实际已经脱离了单纯的纪实,而是在传递自身的思想表达。对于这样的表达是可以更加自我化,更加艺术化的。一个公共空间里,树、动物、风筝等等可以引发对于春思考的元素,都是能带来二次理解的。春去春又回绝对是个好题目,这个选题让作品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湖北省-王双跃

《高山背菜工》


这个选题是针对农业农村题材的一个呈现,选择了高山种植这个小众化的呈现点。针对高山种植之后的一个运输过程,诞生了一个特殊的工种——背菜工。在鄂西的山区,大山动则几百米高。从山上到山下,并没有很便利的交通方式,更多的是要靠人背这个方式,去将农民种的菜运到山下装上货车,最终通过物流送到大城市。

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之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像这样的高山种植还有多少?而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何时能让他们摆脱这样沉重的劳动工作,最终走上更加富裕、更加小康的生活,这是深层次所需要反思的。


IMG_274

第一张全景。背景是一座大山,前景是土路,四个背菜的人利用撑杆将身上的菜篓撑住。稍事休息后再次前行。稍微仰拍将原本被压弯腰的人,衬托显得更高大。

第二张中景。背菜工干完活后背着自己的工具准备回家。衣服的尘土诉说了工作的艰辛。人物脸上的喜悦,是正向表达的加分点。

第三张全景仰拍。背菜工扛着菜篓和工具向山上爬去。仰拍一方面增加了人物的向上感,另外一方面也突出了大山的高大感。

第四张中景。背菜工蹲坐在菜地前,吃着简单的饭菜。他们脸上充满着笑容。远处是一大片菜地等待收割,菜将经他们的手运到山下。喜悦表情是打动人的关键,单独站立的那个人增加了画面的活跃感。

第五张全景。夜间拍摄,车流的灯光将背着工具的工人们映射出来。他们装车完物资之后,准备回到各自的家中去休息。车流灯光和人员的流动感都加强了画面匆忙的气氛。

第六张全景。工人背着一大筐的萝卜一步一步的爬上山。俯拍的视角让人们不光是看到了了大山的险峻,更看到爬山人的艰辛。顺坡而下的萝卜则说明了他们还有很多的工作。

第七张全景。农田旁一个工人拿起大水桶喝水。单独的一个人站立在天地之间,这样的画面十分具有冲击力。

第八张全景仰拍。背菜工依次将菜装上货车。仰拍一方面用天空将人物勾勒出来,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人物的高大和菜的量多。


IMG_282

第九张全景。雨夜中背菜工正在装车。夜以继日的奋斗让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如果菜装不上车就会烂在地里,那么农民就会有损失。

第十张中景。辛苦的工作之后,他们拿到了报酬,数着手中的钱,他们在盘算着可以改善家庭生活了。

 

整组照片从场景和时间脉络上都做的比较好。充分展示了高山背菜工的不易。特别是5、9两张夜景,很能说明问题。其次对于大山环境的交代也非常到位,如6、7。开头也很点题,直接呼应题目。结尾用收入来概括也是到位的。唯一的缺点是缺乏特写和近景。照片以中景、全景为主体,比较好的交代环境氛围以及搬运的难度。但刻画人物上缺乏近景、特写,表现力和感染力略有不足。其次,图片编辑和组成上也还可以调整。目前看第二张的位置可以放到第九张,这样会更好。再就是第五张的位置也可以做调整。



湖南省-李忠林

《一位驻村女扶贫队员的最后一班岗》

这组作品是跟拍湖南广播电视台驻江华东冲河村扶贫工作队员董红站好扶贫路上最后一班岗的一组画面。作品扎根扶贫工作主题,并以一位女扶贫队员为切入点进行呈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 


第一张中景。女扶贫队员抱住瑶族老阿妈,两人依依难舍的表情和作品主题呼应。画面四周环境略暗虽较好地衬托了主题人物,但是曝光不足,导致环境气氛表达不完全,画面表现力较弱。 

第二张仰拍全景。女扶贫队员穿着瑶族服饰,为百姓拔河队加油鼓劲。仰拍角度增加了画面人物的力量感。拔河人物以及右侧围观人物的表情,是画面中的亮点。

第三张中景。女扶贫队员指导当地村民加工制造电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这是脱贫之路的新做法。村民的表情较为自然。

第四张近景。在农村亮堂的厨房里,村民正在做菜。此张照片闪光灯痕迹明显、摆拍痕迹略重。图片本身确实能说明扶贫队员和村民之间融洽的气氛和关系,这是优点。

第五张近景。在木头堆前,扶贫队员在向众人讲述。场景没啥问题,画面通过大缸的倒影形成呼应构图也是优点。但是画面要表达的信息不清晰,需要通过图片说明来补充。

第六张全景。扶贫队员在爬碎石坡。人物处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没问题。信息表达也很到位,占据画面大部分的碎石将困难程度和人物的艰难凸显。问题在于扶贫队员爬碎石坡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么。总体感受抓拍的过了。有点像摆拍。

 第七张中景。扶贫队员正在吃自家热米饭。就餐环境说明了驻村扶贫的艰苦。两只母鸡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第八张俯拍全景。这个视角较好的将房间内人物和场景拍全。趴地上的狗,还有扶贫队员怀中的孩子,都增加了画面感染力。老人的服饰虽然很好的说明了人物特征,但依旧有摆的痕迹。

第九张仰拍近景。这张图片最大问题在前后不呼应,从图片看不出来跟扶贫的关系。

第十张近景。这张扶贫队员的情感表达是到位的。孩子们也较好的显示出了依依不舍感。


整组作品针对驻村扶贫工作进行了一个跟拍纪录。并选取了10个场景和情节进行呈现。从画面构图而言做的比较到位,大部分图片的叙述性跟扶贫主题吻合。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图的情感输出较好,能够抓住读图人的感情。不足之处在于:其一,标题强调的是最后一班岗,从画面中最后一班岗这个概念不明确。除了图1、10有最后的情感外。其余跟最后的定义关系不大。大部分场景还是日常扶贫工作,并无特殊之处。强调最后一班岗这个目的在哪里,是扶贫结束、村民脱贫奔小康了,还是想表达什么意图。这点是需要思考的。其二,图片虽然是新闻抓拍为主,但整体感觉摆拍痕迹略重。有些场景目的性不强,说明问题不清楚。没有达到拍的目的。

整体而言,从作品标题入手,我们更应该关注最后一班岗所呈现出的概念。是扶贫村发生的变化,还是村民和扶贫队员依依不舍的情感,亦或是扶贫队员还未做完的工作。这都是可以思考怎么拍摄的。其次从纪实拍摄角度入手,我们更应该关注画面说明性问题,从叙事角度出发,我们到底在描述什么样的故事。从感情出发,我们到底在输出什么样的情感。这都是在做纪实片的时候要提前考虑的。切莫拍完了再来想,这组片子讲了什么。

 

吉林省-李忠

《致富路上的领鹿人》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一直面对着产业转型的压力。作者关注到在产业转型中,吉林现代农业的变革。从鹿养殖入手,选择了以残疾人养鹿的事件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并且将题目“养鹿人”谐音化处理为“领路(鹿)人”,这是比较取巧的表达方式。

第一张中景。深夜里塑料大棚前,四只鹿围着人等待喂食。这直接点题说明问题。深夜的场景也让人产生联想,有继续向下看的欲望。

第二张中景。残疾男人正在吃饭,小鹿非常亲昵的将头伸向饭碗。这个场景是非常打动人的。将人和动物和谐一体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场景也是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呈现。虽然考虑实际情况应该有摆拍的可能:右侧增加了暖光源,一方面照亮人物脸部,另一方面暖色调烘托温暖的气氛。拍摄位应在炕上,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视角。既拍全了室内环境和主体,又将室外环境展现了出来。

第三张全景。小鹿从货车上跃下。左侧小鹿并不怕人,说明是被驯养的。这都在说明人和动物和谐的问题。右侧一群拍照的人,则暗示这可能是观光农业的模式。

第四张全景。画面构图非常好,太阳的光线正好处在人的身后。被风吹起的雪粒在空中呈现出细微的质感。雪面规律的风吹痕迹也增强了大雪的纯洁感。在光影的勾勒中人物和鹿的动作交流也非常巧妙。可惜美中太过,大雪天身为残疾人,为什么要上山在这个环境里和鹿有互动是疑问点。

第五张全景。这张图片也是逆光拍摄,画面比较好的将人物放在逆光里,并通过逆光将人和鹿的互动呈现出来。远处湖水的云雾感增加了画面寒冬的氛围。这里细节上有点问题在于,同鹿互动的人是不是之前的残疾人,因为并未看到拐杖的痕迹。再就是连续两张逆光放在一起,画面有雷同感。建议要么换一张,要么换一个拍摄角度,比如无人机垂直俯拍,突出湖水、船、人和鹿的关系。

第六张全景。这张图片光影较弱,明显比之前画面的感染力要略差一点。比较好的依旧是鹿和人的互动感。这种情感不是虚假演绎能呈现出来的。

第七张全景。这张图片同样是呈现人和动物的和谐。在烟火气的农户生活环境中,鹿怡然自得的过来寻找吃食。背景的玉米串和红辣椒很好的增加了画面的气氛。就是摆的痕迹略多了点。


IMG_273

第八张全景。这张背影可以说再次呼应题目“领鹿人”。从画面呈现的信息上来说是非常合适的,正好鹿的微微回头补充了画面信息。略为遗憾的是不在阳光中,光影感略差。


整组照片扣题是非常到位的。以人物和鹿为故事主线,十分清晰的说明人鹿和谐的问题、观光农业的问题、脱贫致富的问题、残疾人就业问题等多个社会焦点。这是非常适应国展主题需要的。对于这样的组照,我们更多的应该分析学习,到底怎么选择组照主题,到底从什么角度入手,到底讲述什么样的故事,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从全国来说,养殖鹿的非常多,那么怎么拍能拍出不同?是单纯角度的不同,还是故事的不同,还是情感输出的不同?在这一组片子之后,再怎么拍养鹿能够拍的不一样,有新意,有感染力,就是后面的摄影人需要深思了。

 

江苏省-刘斯亮

《无惧雷霆》

这组作品虽然只有六张且角度相对单一,但从纪实类而言,是相对少见的。

第一张全景。左侧是船只的黑影,右侧两道闪电划破天际。天空中的云层有很好的涌动感,似是暴风雨的前奏。

第二张,全景。闪电集中在画面右侧,将左侧船体照亮。

第三张近景。右侧远景的闪电弱不可及。近景被船上照明渲染。 

第四张全景。右侧闪电将天空颜色渲出变化。左侧船体发光照亮了一点点海面,增加了画面的偶然性。 

第五张全景,画面中间的闪电充满炸裂感,比较好的是右上方的月亮没有被云层覆盖。两者在画面中形成了较好的互动。


IMG_279

第六张中景每一道山田穿过画面的中右侧,正好略过船体前方。力量感较足。


因为知识面的关系,对于这组作品我只能按照自己认知进行分析。首先船只似是科考船或者气象船,有其特殊的意义。其次拍摄海面雷电的人并不少,但是这组作品从纪实的角度出发,比较反常规。能够通过层层选拔,应该知道这组作品起码没有经过大量后期违规处理,所以这组作品有难得之处。其三,画面具有多样性,但是信息整体传递还显不够,这个需要文字说明做支撑。

 

在连续20期的国展作品赏析之后,渐渐步入了一个瓶颈期。非常感谢能坚持阅读到今天,并阅读到这里的人。因为真的能做到这样的人不多。从第一篇赏析的阅读数9000余,到这一期能保证1000-2000就算合格。真正坚持阅读的人太少了。阅读完成率也从开始的70%多,逐步降到现在的30%多。有不少本地朋友说,你写的太多太勤了,我们读不过来。对此我一直感到很悲哀。写的人都不觉得累,反倒看的人觉得多了。在当今碎片化时间中,确实能有多少人愿意花上十几分钟去阅读理解一篇文章,这样的人也太少了。摄影人常说的一句话我是爱好者,确实对爱好者不能要求太多。但也确实希望更多的爱好者有所提升。摄影不是空喊能提升的,不是买相机能提升的,是学习才能提升的。不要质疑国展的作品,不要质疑评委的能力。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作品真的无可挑剔么,真的讲得出来道理么。评论家是一个悲哀的角色,因为写了很多评论对象自己都不知道的细节。这就是学习的差异,仅以此段话激励我继续写下去。



(编辑:吴为)

摄影评论家虞旻子先生评析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作品------ 第五期纪实类作品(组照之三)

发布时间:2021-11-02 10:20:23




虞旻子,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湖北省摄影家协会驻会负责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指画第三代传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员。美术作品在湖北省美术馆举办“指墨百年——虞氏三代人画展”。2020年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抗疫先进个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本届全国影展评委会主任李舸在第二阶段评选预备会对评选工作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反映伟大的时代精神,体现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评选导向;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高尚的精神品格、丰富的思想内涵、鲜明的价值取向,让摄影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艺术之我融入人民大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用文质兼美的艺术作品赢得人民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三是强化专业意识和学术标准,建言献策完善评选机制,用什么样的学术标准和专业品质来引领时代的发展,需要评委深入思考和把握。四是秉承公平公正,严肃评选纪律,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氛围,评出的作品要对历史负责,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他说,全国影展评选是我国摄影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摄影界出人才、出精品的有效途径。厚植人民情怀,强化专业水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力量,希望本届全国影展评选不辜负全国摄影人的期待,给历史一份合格和精彩的答卷。


思考决定性瞬间的问题同时,也在思考抓拍和摆拍的关系,到底什么才是我们在拍摄中需要拍到的。

 

湖北省-金思柳

《战疫驾驶员》


金思柳老师的这一组《战疫驾驶员》呈现的依旧是在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的大事件中,一个很小众的切入点。

 

第一张城管车辆。驾驶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从车辆玻璃上的贴纸可以看出,这是前进街的送诊车辆。

第二张部队军车。这是为武汉市各大超市配送生活物资的部队战疫分队。因为连续作战,战士们在车辆行驶途中休憩。

第三张公交车,这是一辆从公交车抽调从事防疫保障的车辆。它担负着从维也纳酒店到火神山医院运送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的责任。

第四张厢式货车。从车牌可以看出这是从襄阳来的一辆小货车,他们运输物资从襄阳赶赴武汉。

第五张出租车。从袖标可以看出这是社区志愿者。他担负着帮助社区运送人员就医、买药以及购买生活物资等工作。

第六张家用轿车。这是一辆民间志愿者的车,贴着的车标说明他们非官方的身份。在没有足够防护物资的情况下,志愿者驾驶员用墨镜和一个非常奇特的空气过滤器做口罩使用。

第七张依维柯。这是武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的车辆,驾驶员没有时间吃饭,只能一边开车一边啃干粮去运送物资。

第八张救护车。驾驶员在开车,而两名医护人员已经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在疫情期间,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上,数万台来自各行各业的车辆,数10万的志愿者,撑起了武汉这座城市运转的通道。他们做的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又是那么的不容易。没有鲜花、没有掌声,随时可能被病毒感染。不能回家、不能见家人,但他们所做的一切,维系了整个城市的运转,保障了抗击疫情的进行。

这组作品关注到所有人都知道、但却没拍到的场景。构图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作者在一座人行天桥上完成了拍摄,但画面在选择上却十分注意,既有公交车、出租车这种公共交通工具,又有120救护车、城管执法车这种政务车辆,还有部队军车,更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车辆。他们组成了武汉封城期间街头最靓丽的风景,他们在传递爱心,传递责任,传递使命。

 

湖北省-邱焰

《春去春又回》


这是一组借用当代艺术思想方式构建的纪实作品。作品选择了农民工外出务工为表达主题,并特意选在汉口火车站这个场所进行呈现。为了增加画面的戏剧感,作者又选用了照片插入真实空间的方式,增加作品的矛盾性。

第一张中景。照片框居中摆放在火车站前广场上,相框前面摆放着真实的各类行李。整组作品拍摄过程都用慢门的方式,减少前景人物对相框的干扰,并通过虚幻人影在画面中增加流动性,从而让定格的画面同流动光影形成更好的呼应,让视线能更好的定格在画框内容上。

第二张中景。摆放位置在站台绿皮车旁。在列车玻璃中反射出相框的内容。

IMG_266

第三张全景。摆放位置在出站口下行台阶上。

第四张中景,摆放位置在硬座车厢的过道里。

第五张全景,摆放位置在检票口下行通道上。

第六章全景。摆放位置在站台动车组旁。

第七张中景。摆放位置在出站口通道里。

第八张全景,摆放位置汉口火车站进站口上二楼广场的手扶电梯前。

第九张中景。摆放位置在候车大厅里。

第十张全景。摆放位置在汉口火车站二楼候车大厅入口处。


整组作品十分注重画面和周围人流呼应关系,所采用的慢门一方面减少了人对相框的干扰,同时也增加了相框在画面中的戏剧性。

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能够想到这样的呈现方式,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突破。他让原本新闻性的现场,具备了艺术性的呈现和表达,更具备多元化的观点。整组作品都在讲述农民工这个群体,通过相框中的典型人物,暗指整个群体,寓意无数人从这里涌向大城市,无数人从这里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是一个人流交汇的地方,它承载着归家的心情和梦想。它同样蕴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渴望和希望。

现实中的人以相框这种艺术化的方式被定格在真实场景中,这就直接打破了所有关于纪实摄影的认知定式。同时作者极尽可能的变化环境,从高铁站外到站台,从绿皮车到高铁,从候车大厅到人流通道。所有人员流动的场景都被充分利用,这是非常下功夫的。

不足之处在于,即便作者在画面编排上注意了节奏和变化,但相似感还是有,整组照片和单张照片的表达力差不多,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强化提升。针对这个创意,实际还有三种做法可以尝试:一是在真实的环境里去拍摄农民工,然后再到真实场景中去呈现这样的照片。让画面的融合感进一步加强。二是让被拍摄者在真实场景中,带着相同或者不同的行李和自己的照片相遇,增加画面的戏剧感。三是将相片中的人物在保留基本特征情况下,部分用各种动物、器具、形状取代,在环境中阐述更多元的思想暗示。这些都是可行的尝试。

对于这样的作品,实际已经脱离了单纯的纪实,而是在传递自身的思想表达。对于这样的表达是可以更加自我化,更加艺术化的。一个公共空间里,树、动物、风筝等等可以引发对于春思考的元素,都是能带来二次理解的。春去春又回绝对是个好题目,这个选题让作品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湖北省-王双跃

《高山背菜工》


这个选题是针对农业农村题材的一个呈现,选择了高山种植这个小众化的呈现点。针对高山种植之后的一个运输过程,诞生了一个特殊的工种——背菜工。在鄂西的山区,大山动则几百米高。从山上到山下,并没有很便利的交通方式,更多的是要靠人背这个方式,去将农民种的菜运到山下装上货车,最终通过物流送到大城市。

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之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像这样的高山种植还有多少?而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何时能让他们摆脱这样沉重的劳动工作,最终走上更加富裕、更加小康的生活,这是深层次所需要反思的。


IMG_274

第一张全景。背景是一座大山,前景是土路,四个背菜的人利用撑杆将身上的菜篓撑住。稍事休息后再次前行。稍微仰拍将原本被压弯腰的人,衬托显得更高大。

第二张中景。背菜工干完活后背着自己的工具准备回家。衣服的尘土诉说了工作的艰辛。人物脸上的喜悦,是正向表达的加分点。

第三张全景仰拍。背菜工扛着菜篓和工具向山上爬去。仰拍一方面增加了人物的向上感,另外一方面也突出了大山的高大感。

第四张中景。背菜工蹲坐在菜地前,吃着简单的饭菜。他们脸上充满着笑容。远处是一大片菜地等待收割,菜将经他们的手运到山下。喜悦表情是打动人的关键,单独站立的那个人增加了画面的活跃感。

第五张全景。夜间拍摄,车流的灯光将背着工具的工人们映射出来。他们装车完物资之后,准备回到各自的家中去休息。车流灯光和人员的流动感都加强了画面匆忙的气氛。

第六张全景。工人背着一大筐的萝卜一步一步的爬上山。俯拍的视角让人们不光是看到了了大山的险峻,更看到爬山人的艰辛。顺坡而下的萝卜则说明了他们还有很多的工作。

第七张全景。农田旁一个工人拿起大水桶喝水。单独的一个人站立在天地之间,这样的画面十分具有冲击力。

第八张全景仰拍。背菜工依次将菜装上货车。仰拍一方面用天空将人物勾勒出来,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人物的高大和菜的量多。


IMG_282

第九张全景。雨夜中背菜工正在装车。夜以继日的奋斗让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如果菜装不上车就会烂在地里,那么农民就会有损失。

第十张中景。辛苦的工作之后,他们拿到了报酬,数着手中的钱,他们在盘算着可以改善家庭生活了。

 

整组照片从场景和时间脉络上都做的比较好。充分展示了高山背菜工的不易。特别是5、9两张夜景,很能说明问题。其次对于大山环境的交代也非常到位,如6、7。开头也很点题,直接呼应题目。结尾用收入来概括也是到位的。唯一的缺点是缺乏特写和近景。照片以中景、全景为主体,比较好的交代环境氛围以及搬运的难度。但刻画人物上缺乏近景、特写,表现力和感染力略有不足。其次,图片编辑和组成上也还可以调整。目前看第二张的位置可以放到第九张,这样会更好。再就是第五张的位置也可以做调整。



湖南省-李忠林

《一位驻村女扶贫队员的最后一班岗》

这组作品是跟拍湖南广播电视台驻江华东冲河村扶贫工作队员董红站好扶贫路上最后一班岗的一组画面。作品扎根扶贫工作主题,并以一位女扶贫队员为切入点进行呈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 


第一张中景。女扶贫队员抱住瑶族老阿妈,两人依依难舍的表情和作品主题呼应。画面四周环境略暗虽较好地衬托了主题人物,但是曝光不足,导致环境气氛表达不完全,画面表现力较弱。 

第二张仰拍全景。女扶贫队员穿着瑶族服饰,为百姓拔河队加油鼓劲。仰拍角度增加了画面人物的力量感。拔河人物以及右侧围观人物的表情,是画面中的亮点。

第三张中景。女扶贫队员指导当地村民加工制造电机。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这是脱贫之路的新做法。村民的表情较为自然。

第四张近景。在农村亮堂的厨房里,村民正在做菜。此张照片闪光灯痕迹明显、摆拍痕迹略重。图片本身确实能说明扶贫队员和村民之间融洽的气氛和关系,这是优点。

第五张近景。在木头堆前,扶贫队员在向众人讲述。场景没啥问题,画面通过大缸的倒影形成呼应构图也是优点。但是画面要表达的信息不清晰,需要通过图片说明来补充。

第六张全景。扶贫队员在爬碎石坡。人物处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构图没问题。信息表达也很到位,占据画面大部分的碎石将困难程度和人物的艰难凸显。问题在于扶贫队员爬碎石坡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么。总体感受抓拍的过了。有点像摆拍。

 第七张中景。扶贫队员正在吃自家热米饭。就餐环境说明了驻村扶贫的艰苦。两只母鸡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第八张俯拍全景。这个视角较好的将房间内人物和场景拍全。趴地上的狗,还有扶贫队员怀中的孩子,都增加了画面感染力。老人的服饰虽然很好的说明了人物特征,但依旧有摆的痕迹。

第九张仰拍近景。这张图片最大问题在前后不呼应,从图片看不出来跟扶贫的关系。

第十张近景。这张扶贫队员的情感表达是到位的。孩子们也较好的显示出了依依不舍感。


整组作品针对驻村扶贫工作进行了一个跟拍纪录。并选取了10个场景和情节进行呈现。从画面构图而言做的比较到位,大部分图片的叙述性跟扶贫主题吻合。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图的情感输出较好,能够抓住读图人的感情。不足之处在于:其一,标题强调的是最后一班岗,从画面中最后一班岗这个概念不明确。除了图1、10有最后的情感外。其余跟最后的定义关系不大。大部分场景还是日常扶贫工作,并无特殊之处。强调最后一班岗这个目的在哪里,是扶贫结束、村民脱贫奔小康了,还是想表达什么意图。这点是需要思考的。其二,图片虽然是新闻抓拍为主,但整体感觉摆拍痕迹略重。有些场景目的性不强,说明问题不清楚。没有达到拍的目的。

整体而言,从作品标题入手,我们更应该关注最后一班岗所呈现出的概念。是扶贫村发生的变化,还是村民和扶贫队员依依不舍的情感,亦或是扶贫队员还未做完的工作。这都是可以思考怎么拍摄的。其次从纪实拍摄角度入手,我们更应该关注画面说明性问题,从叙事角度出发,我们到底在描述什么样的故事。从感情出发,我们到底在输出什么样的情感。这都是在做纪实片的时候要提前考虑的。切莫拍完了再来想,这组片子讲了什么。

 

吉林省-李忠

《致富路上的领鹿人》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一直面对着产业转型的压力。作者关注到在产业转型中,吉林现代农业的变革。从鹿养殖入手,选择了以残疾人养鹿的事件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并且将题目“养鹿人”谐音化处理为“领路(鹿)人”,这是比较取巧的表达方式。

第一张中景。深夜里塑料大棚前,四只鹿围着人等待喂食。这直接点题说明问题。深夜的场景也让人产生联想,有继续向下看的欲望。

第二张中景。残疾男人正在吃饭,小鹿非常亲昵的将头伸向饭碗。这个场景是非常打动人的。将人和动物和谐一体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的场景也是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呈现。虽然考虑实际情况应该有摆拍的可能:右侧增加了暖光源,一方面照亮人物脸部,另一方面暖色调烘托温暖的气氛。拍摄位应在炕上,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视角。既拍全了室内环境和主体,又将室外环境展现了出来。

第三张全景。小鹿从货车上跃下。左侧小鹿并不怕人,说明是被驯养的。这都在说明人和动物和谐的问题。右侧一群拍照的人,则暗示这可能是观光农业的模式。

第四张全景。画面构图非常好,太阳的光线正好处在人的身后。被风吹起的雪粒在空中呈现出细微的质感。雪面规律的风吹痕迹也增强了大雪的纯洁感。在光影的勾勒中人物和鹿的动作交流也非常巧妙。可惜美中太过,大雪天身为残疾人,为什么要上山在这个环境里和鹿有互动是疑问点。

第五张全景。这张图片也是逆光拍摄,画面比较好的将人物放在逆光里,并通过逆光将人和鹿的互动呈现出来。远处湖水的云雾感增加了画面寒冬的氛围。这里细节上有点问题在于,同鹿互动的人是不是之前的残疾人,因为并未看到拐杖的痕迹。再就是连续两张逆光放在一起,画面有雷同感。建议要么换一张,要么换一个拍摄角度,比如无人机垂直俯拍,突出湖水、船、人和鹿的关系。

第六张全景。这张图片光影较弱,明显比之前画面的感染力要略差一点。比较好的依旧是鹿和人的互动感。这种情感不是虚假演绎能呈现出来的。

第七张全景。这张图片同样是呈现人和动物的和谐。在烟火气的农户生活环境中,鹿怡然自得的过来寻找吃食。背景的玉米串和红辣椒很好的增加了画面的气氛。就是摆的痕迹略多了点。


IMG_273

第八张全景。这张背影可以说再次呼应题目“领鹿人”。从画面呈现的信息上来说是非常合适的,正好鹿的微微回头补充了画面信息。略为遗憾的是不在阳光中,光影感略差。


整组照片扣题是非常到位的。以人物和鹿为故事主线,十分清晰的说明人鹿和谐的问题、观光农业的问题、脱贫致富的问题、残疾人就业问题等多个社会焦点。这是非常适应国展主题需要的。对于这样的组照,我们更多的应该分析学习,到底怎么选择组照主题,到底从什么角度入手,到底讲述什么样的故事,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从全国来说,养殖鹿的非常多,那么怎么拍能拍出不同?是单纯角度的不同,还是故事的不同,还是情感输出的不同?在这一组片子之后,再怎么拍养鹿能够拍的不一样,有新意,有感染力,就是后面的摄影人需要深思了。

 

江苏省-刘斯亮

《无惧雷霆》

这组作品虽然只有六张且角度相对单一,但从纪实类而言,是相对少见的。

第一张全景。左侧是船只的黑影,右侧两道闪电划破天际。天空中的云层有很好的涌动感,似是暴风雨的前奏。

第二张,全景。闪电集中在画面右侧,将左侧船体照亮。

第三张近景。右侧远景的闪电弱不可及。近景被船上照明渲染。 

第四张全景。右侧闪电将天空颜色渲出变化。左侧船体发光照亮了一点点海面,增加了画面的偶然性。 

第五张全景,画面中间的闪电充满炸裂感,比较好的是右上方的月亮没有被云层覆盖。两者在画面中形成了较好的互动。


IMG_279

第六张中景每一道山田穿过画面的中右侧,正好略过船体前方。力量感较足。


因为知识面的关系,对于这组作品我只能按照自己认知进行分析。首先船只似是科考船或者气象船,有其特殊的意义。其次拍摄海面雷电的人并不少,但是这组作品从纪实的角度出发,比较反常规。能够通过层层选拔,应该知道这组作品起码没有经过大量后期违规处理,所以这组作品有难得之处。其三,画面具有多样性,但是信息整体传递还显不够,这个需要文字说明做支撑。

 

在连续20期的国展作品赏析之后,渐渐步入了一个瓶颈期。非常感谢能坚持阅读到今天,并阅读到这里的人。因为真的能做到这样的人不多。从第一篇赏析的阅读数9000余,到这一期能保证1000-2000就算合格。真正坚持阅读的人太少了。阅读完成率也从开始的70%多,逐步降到现在的30%多。有不少本地朋友说,你写的太多太勤了,我们读不过来。对此我一直感到很悲哀。写的人都不觉得累,反倒看的人觉得多了。在当今碎片化时间中,确实能有多少人愿意花上十几分钟去阅读理解一篇文章,这样的人也太少了。摄影人常说的一句话我是爱好者,确实对爱好者不能要求太多。但也确实希望更多的爱好者有所提升。摄影不是空喊能提升的,不是买相机能提升的,是学习才能提升的。不要质疑国展的作品,不要质疑评委的能力。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的作品真的无可挑剔么,真的讲得出来道理么。评论家是一个悲哀的角色,因为写了很多评论对象自己都不知道的细节。这就是学习的差异,仅以此段话激励我继续写下去。



(编辑:吴为)
评 论
手机:  
电话:  
联系人:吴为
Q Q:   195303763
地址:  西安高新区高新一路9号富德大厦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
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
近日,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滁非绝色》正式对外亮相。据悉,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
《芈月传》热播助长淮南景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着实让“淮南十景”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