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几千年的时代变迁,繁衍了无以数计的村寨。恩施宣恩县的彭家寨是我们一路打探一路找寻,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土家族吊角楼建筑群。
这些古老的房屋,木墙黛瓦,在绿树的掩映里,在龙潭河的滋润中,守着缓缓流过的时光,日复一日。肆意喧哗的河水,叽叽喳喳的鸟鸣,斜阳下升腾着的袅袅炊烟,是一幅人与自然最和谐的画面。不需浓妆重抹,一泼水墨,洋洋洒洒,便把这诗意的村落装扮得玲珑别致!
彭家寨应该是一位长发细腰的山村女子!在这山重水复的深处,婉约,静娴,安坐在吊角楼里,描红刺绣,静度光阴。
一条摇晃的吊桥,是村子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他们所有新鲜的物质和文化都是这样摇摇晃晃着过来的。这艰难的来历,恰好让他们和外面的世界保持了一段若即若离的距离。这段距离成就了彭家寨古朴和纯净的特质。村里的孩子去外面上学。有的学成就留在了那个花花世界里。但这里的日子还是按部就班地继续着。
87岁的李桂香婆婆,是村里一个明亮的点缀。她从四岁来到村里做童养媳,83年的慢慢人生,她和这个风雨飘摇的小村一同经历,一同承受。如今,她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小村是不可小瞧的家族。
我们下榻的微笑山庄,便是她儿媳经营的一个农家宾馆。从她们婆媳的交谈里,我们感受着土家人的纯朴和善良。老人不识字,但对我们送给她的《新旅游》杂志,却爱不释手。
李婆婆常常这样坐着唱民歌。她的歌一直唱到恩施、上海、北京……她的歌里既有情郎情妹的古老,也有欢迎来到彭家寨之类的新词。
村里有大片的桔子和柚子园。还有土豆和玉米。背山面水,日出而作,一日三餐,彭家寨人把现代人繁琐的生活简洁到一丝一抹的淡,简单明了。
隐隐的远山,朦朦胧胧的迷离。行走此间,依稀还能从那些石槽石磨石碾上,看得见土家文化几千年的沉淀。
在这里,你尽可以倚在吊角楼雕花的木格窗子上发呆到天亮,你也可以踏着青葱的田间小径,走在桔园或玉米地里,体味一下悠然南山的意境。
斜阳里的炊烟,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上升腾,木阁楼的窗前,堆放着刚刚收拢来的一筐土豆或玉米,这是它最烟火的热闹。
吊角楼因为时代久远,有的被风蚀得残缺不堪。但那风韵还在。它骨子里的纯粹,像一坛久酿久藏的女儿红,醇美香甜,喝上一口,便是一生也忘不掉的回忆......
撰稿:乔小乔
摄影:赵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