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影像艺术博览会|全视影像画廊

全视影像画廊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中部唯一的一家影像类画廊,也是一家专为影像的展览、收藏、交流提供系列服务的专业性机构,以传播影像文化体现影像价值为目的,旨在为摄影家提供一个展示其思想作品的平台,使其在一个健全的高水准的层次上进行呈现和推广,并在作品的价值表现上得以实现。同时画廊还致力于国际间的交流,推介中国的本土影像文化,体味世界级的经典影像作品,共同建立成熟完善的中国影像市场。


特别推荐



《跳跃的音符》 1988 ©尤斯曼 Jerry Uelsmann 孤版

图片由全视影像画廊提供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2


 从“理想形象”到“精神图像” 


李 楠

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

 

按照W.J.T托马斯·米歇尔动人心魄的描绘,人类自有史以来便孜孜以求的“形象”乃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的谱系涵盖了图像、视觉、感知、精神与词语。它从浩渺远古跨越时空而来,并在这漫长的迁徙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形。

 

因此,另一位米歇尔——米歇尔·福柯认为,形象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特殊的符号,而应该被把握为“物的秩序”这样一条根本原则。形象是普遍观念,以“相似性”——摹仿、类比、共鸣、和谐等延绵不绝地生发万物,这些“相似物”通过“知识形态”将世界聚合为一个既变幻莫测,又紧密相连的整体。这一整体不仅仅包含了可见的物质形态,也蕴含着不可见的意识形态;如同亚里士多德在两千余年前就指出的那样:灵魂在思想时总是伴随着精神形象。

 

而今,不断突破边界的当代艺术家们以自己的理念与实践对此进行回应——杰哈德·里希特的观点颇具代表性:“……采取一个视点,我们就是人类了。艺术制造意义,并给那个意义以形状。”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摄影家王智的新作《魅羽》进行评析的落脚点,或许不能仅仅停留于具象——抽象的转变——虽然这的确是他的探索之旅所经之路,但不能因此将一位摄影家创造的迥异以往的形象,仅仅归结于技术语言的求新求变、摹物造型的机巧机缘,从而以简单粗疏的风格标签将其一言蔽之,失去了更有意味的观照可能。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2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2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如果将《魅羽》作为王智艺术生涯中一个值得审视的节点,那么,此前20年王智所摄之天鹅影像,在同道中早已自成一格,久负盛名。在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散点透视、慢门追摇、多重曝光等技术技法的精准控制之下,作为拍摄对象的天鹅展示了观看者心目中的理想形象:高贵、优雅、圣洁、灵动。它们或游嬉于水,或翱翔在天;或曲项而歌,或交颈而眠……种种端妍美好,一一收入镜中,不断引发人们的赞叹与向往;而摄影者,也因此对这个理想形象产生了不断将其“理想化”的持续动机和创作动力。这种动机和动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摄影家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品位。

 

所谓“理想化形象”,实际上是人类将自身的理想人格投射于与此具备“相似性”的自然物之上,并以某种典型形象固定下来的特质集合。在摄影的范畴里,借由摄影术对人眼功能的延伸与改造,人类肉眼渴望看见却无法确见的瞬间可以被定格、局部可以被放大、方向可以被扭转、角度可以被偏移——事实与现实可以顺理成章地并不重合,而理想就在二者的裂隙之间喷薄而出、雄姿英发。说到底,如此这般的摄影的观看,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所发明创造的一次选择机会:通过摄影,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以及确立所需要的形象。

 

当这一选择投向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时,贡布里希所说的“第二自然”便产生了:它以自然为起点,却并不以它为终点。正如王智所摄之天鹅,其物种特征、生活习性是拍摄的基点,却绝不是创作的原点。

 

同时,如前所述,王智之所以曾为天鹅营造了湖光山色、国风画屏等环境与背景,亦皆因他所循之“理想”动机与动力——只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古典雅设,才是作为“理想形象”的天鹅最“理想”、最“匹配”的空间!这样一个形象系统能够自洽,正是源自主体对客体的高度认同与主动“适配”,主体的创造性体现为对“理想化形象”的精准视觉化和审美趣味的精致风格化。

 

事实上,没有这样一段“理想化”的经历,王智也不会转而对此进行深思与超越。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2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如果将《魅羽》作为王智艺术生涯中一个值得审视的节点,那么,此前20年王智所摄之天鹅影像,在同道中早已自成一格,久负盛名。在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散点透视、慢门追摇、多重曝光等技术技法的精准控制之下,作为拍摄对象的天鹅展示了观看者心目中的理想形象:高贵、优雅、圣洁、灵动。它们或游嬉于水,或翱翔在天;或曲项而歌,或交颈而眠……种种端妍美好,一一收入镜中,不断引发人们的赞叹与向往;而摄影者,也因此对这个理想形象产生了不断将其“理想化”的持续动机和创作动力。这种动机和动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摄影家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品位。

 

所谓“理想化形象”,实际上是人类将自身的理想人格投射于与此具备“相似性”的自然物之上,并以某种典型形象固定下来的特质集合。在摄影的范畴里,借由摄影术对人眼功能的延伸与改造,人类肉眼渴望看见却无法确见的瞬间可以被定格、局部可以被放大、方向可以被扭转、角度可以被偏移——事实与现实可以顺理成章地并不重合,而理想就在二者的裂隙之间喷薄而出、雄姿英发。说到底,如此这般的摄影的观看,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所发明创造的一次选择机会:通过摄影,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以及确立所需要的形象。

 

当这一选择投向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时,贡布里希所说的“第二自然”便产生了:它以自然为起点,却并不以它为终点。正如王智所摄之天鹅,其物种特征、生活习性是拍摄的基点,却绝不是创作的原点。

 

同时,如前所述,王智之所以曾为天鹅营造了湖光山色、国风画屏等环境与背景,亦皆因他所循之“理想”动机与动力——只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古典雅设,才是作为“理想形象”的天鹅最“理想”、最“匹配”的空间!这样一个形象系统能够自洽,正是源自主体对客体的高度认同与主动“适配”,主体的创造性体现为对“理想化形象”的精准视觉化和审美趣味的精致风格化。

 

事实上,没有这样一段“理想化”的经历,王智也不会转而对此进行深思与超越。

如果一个“理想化形象”不断被加固、被认同、被传播而成为一个“概念”,如果一种视觉表现可以被复制、被模仿、被预设而成为一个“程式”,那么,形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摄影家的意义又在哪里?

 

正是这样的“灵魂一问”,燃烧成巨大的内在驱动,促使王智慨然放手业已成功的“理想形象”,义无反顾地去追寻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图像”。也正因为此,《魅羽》才有了伴随着思想认识的深化而产生的视觉文本的深度,才拥有了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价值,而不是为抽象而抽象、为改变而改变的虚意逢迎、矫揉造作。

 

显然,这一次王智大刀阔斧、删繁就简,将天鹅的形象悉数简化到极致,所有的细节——以往清晰刻画与着力表现的形态、动作、质感等皆消弭为剪影中隐约的轮廓,甚至是虚影中混沌的暗调;而环境与背景则比主体更为模糊难辨。在一片参差交错的明暗涌流中,光线制造着节奏的起伏、情绪的流动与单纯的神秘。你所看到的,不再是“那一只只”美丽的天鹅,而是“所有”天鹅的化身,以及关于“天鹅”的隐喻与象征——高度提炼的形象彻底脱离了一切具体指征,脱离了“理想化形象”所附着的一切约束与规定;画面中的每一只天鹅都因为只保留了最本质的“相似性”而成为整体的代言;而这种整体性,与形象谱系的整体性——图像、视觉、感知、精神与词语的总体遥相呼应。这种呼应将对于形象的认识推进了一步:形象固然可以是显于图像/照片中的具体所见,但它更是对一种相似/类比关系的认知,高度抽象的形象以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呼唤所有与之相关的意识、认知、记忆、情感与想象。所以,形象可以脱离图像而存在;而代表着某种形象的图像,既是一种个别样本,又是它所属的整体序列的样本;即它既是特殊的个别,又包含着总体的象征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由此天鹅之像,与圣桑的《天鹅》之乐与马拉美的《天鹅》之诗相偕而行。

 

这就是形象之所以不是概念的原因,及其意义。

 

也是摄影家创造一个形象的真正意义。

 

“一个概念属于全世界,一个形象只属于你一人”——当王智离普遍性的概念越远,他就距独特性的形象越近。从他者的“理想化形象”中出走,从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模式中出走,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智慧;而通过这种“出走”完成对自我“精神图像”的探索与建构,更是如此。



《魅羽》120x160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魅羽》120x160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魅羽》150x150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0/10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20年已经结束,第二个20年则以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来临。关于人类生态文明转型的讨论与实施显得更加重要与急迫:能源危机、资源枯竭、气候恶化、物种灭绝等诸多生态灾难,伴随着全球消费主义加剧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波及每一个生命个体。业已步入暮年的工业文明的旧的身份认同正在瓦解,而方兴未艾的生态文明的新的身份认同又太过脆弱。人类文明如何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人类如何救赎自身?自然、社会乃至生活的深层结构,如何在大破大立中确立新的范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期待着真知灼见。

 

我以为,这是《魅羽》所处的第二个背景,也是评析它的现实背景。

 

如果图像是我们接近图像所表现的事物的途径,那么,《魅羽》在图像语言上走向抽象的同时,在图像的象征与隐喻上却明确地指向了现实社会与人类当下的处境。

 

在黑暗中游弋于一线光明的天鹅,彷徨徘徊、飘忽不定;它们依然是美的,只是这美,时时刻刻面临着被黑暗吞没、被网罗肢解的危险——纷乱的线条在动荡不安中切割着画面,铁丝网作为背景的出现直接引入了紧张与压抑感,而贯穿始终的金色阳光,在一片混沌中缓缓开启着闪烁的澄明。

 

这种不同以往的情绪与气质当然来源于主体的内省与外观;而这种主体性本身,也是现实处境的产物。

 

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在其著作《三重生态学》中指出:“我们最终只能通过以下阐释,来规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危机:新生的主体性;不断变异的社会场域;处于再造过程中的环境。”人类自我救赎的生态生存斗争,不仅仅是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也是保护人类社会,乃至人类稀有的、特异性的心智。因为人类主体性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创造性发展,将促进其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最终,所有这些领域的良性发展,将“从最细微处开始,逐步再造和重建人类自信心”。

一部以真诚热切回应着现实悸动的摄影作品,便是这“最细微处”之一。

 

《魅羽》中的天鹅,不再仅仅是一个珍稀的物种、一个美丽的对象,而是一种生命真实而生动的存在;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也不再仅仅是基于长期观察的熟悉、源自个人偏好的喜爱,而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心心相印的亲切——我观天鹅,天鹅亦观我;我以天鹅观天鹅,天鹅亦以我观我。由是,从前壁垒分明的它们与我们,在生命的意义上同感一灵、殊途同归。而抵达了这样的意义层面之后,如德勒兹所言:“我们就不再将自己当作是位于生命之上并与生命相对立的不变的感知者”,我们将通过感知生命本身去肯定生命,去尊重和善待世间一切生命——既“爱人”又“爱物”,把人性和物性通过生命和生成之流联结在一起,最终实现所有物种的生态公平,走向人与自然双重完善的生态人本主义,从而实现人类对自身困境的终极救赎;在对“理想形象”的祛魅中,完成“精神图像”的圆满。

 

在这充满希望与挑战的过程之中,主体性生产是关键,也是成果。

 

如同《魅羽》的完成,也是作者自我的一次完成。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0/12



《灵霓》150x100cm哈内姆勒硫化钡+铝塑板+外框 2017/12


如今,我们应当已经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视觉并非简单的自然功能,视觉不仅包含透镜和视网膜的生理学,也包括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即那些事先选择、编码的知觉特征和结构。

 

海德格尔的著名论述当然也一再被引用:我们正生活在“世界图景的时代”;世界图景并不是从早前的中世纪转变为现代时期,而是说,世界已经转而成为图景这个事实正是现代时期的本质。

 

而本雅明曾经如此论述:摄影既不是艺术,也不是非艺术(纯技术)——它是改造艺术整体性质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固守“摄影要么是艺术,要么是非艺术”的传统观念等于陷入某种拜物教的泥淖。

 

有趣的是,当代艺术语境下,上述争论依然存在,而摄影的定义却面临着改写。

 

倘若将此作为评析《魅羽》的第三个背景,那么,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王智坦陈,《魅羽》刷新了他的摄影经验与摄影体验。以前,他每每事先充分准备,尔后高度控制,最终如愿以偿——每一帧影像,都在意料之中,都是必然结果。而这一次,他的大脑时常一片空白,索性游目骋怀、从心所欲,任由现场触动的情绪、感觉随性带领,不假思索地按动快门,以至忘记了技术参数,也放弃了后期剪裁——每一个画面,都是不期而遇,都是偶然惊喜。他说,最后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只有一只只天鹅,从他心灵深处翩然飞来,落在镜头前,成为一个个无比陌生而又无比亲切的形象。

 

这便是一个永恒的开始,因它与生命相连,与心灵相通。

 

这是所有可能性的真正源泉。

 

艺术的原野必然歧路纵横、气象万千,它从来没有标配,也不设定终点。艺术的发展绝非一条直线,反而像雨刷或钟摆,总是反反复复。艺术并不是树立一个“理想形象”供人膜拜;恰恰相反,它是在不断地对此进行质疑、批判、改变、颠覆中保持着对“精神图像”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并由此保持着自身永不枯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艺术如是,艺术家亦如是。

 

2021年5月

广州止止堂


【艺术家介绍 】



王智

祖籍山东,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

1984年接触摄影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2年美国电影学院摄影专业学习

 

展 览

《蓝色・旅途》个展

2019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画廊

2019年河南省艺术中心

2019年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

2019年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2020年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20年“第五届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

2020年东江湖摄影艺术馆特別邀请展

《魅羽》个展

2021年三峡中国摄影艺术馆

2021年北京中国摄影画廊

2021年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

2021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婆娑》

2021年“定·位Aphoto”当代摄影艺术展

 2021年河南省艺术中心


荣 誉

“全球自然生态摄影师扶持项目”终评评委

《蓝色・旅途》

2020年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作品奖

2020年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最佳展览呈现奖

《魅羽》

2021年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DIPE国际摄影节主席联盟大奖

 

收 藏

2015年定西市美术馆收藏

2019大理摄影博物馆

2020年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收藏

2021年中国摄影艺术馆收藏 

2022河南省美术馆收藏

 

出 版

2019年 《蓝色・旅途》(5卷本)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

2021年 《魅羽》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时间

公众开放时间 7/22-7/24 11:00-21:00


地点

青·美术馆


预售  单日48/双日68/三日88

现场  单日60/双日120/三日180


青美术馆位于苏州古城的核心区域,毗邻有“千年府学”之称的苏州中学和苏州文庙,美术馆南侧还有以江苏巡抚衙门为代表的一片规整明清建筑群,美术馆在修建过程中出土了大量明清瓷器,而毗邻十全街则满是咖啡馆小酒馆,古城区深厚多样的文化商业氛围逐渐成为了年轻人休闲消费的热门区域。


美术馆所在地前身是1953年创立的苏州铁路机械学校,南区四座建筑风格各异,打造一座全新的年轻态生活美学主题商业艺术集合体,青·美术馆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包含学术报告厅、展厅等多个空间,全展线长约近500米,艺术博览会将在美术馆2楼主展厅举办,美术馆大厅是一座高达8米,面积360平方米的无柱空间,是本次艺术书展以及出版物单元举办场所,户外院落达1700余平方,密布百年老树名木,是本次艺术市集的举办场所。

*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SoooArt组委会*


影像博览会请致电:

18609314509 张宏伟


艺术市集和书展请致电:

13862021119 王淇

18609714059 文博

邮箱:JR@soooart.com


*赞助及媒体合作*


SPONSOR & MEDIA

SoooArtSuzhou欢迎来自企业、媒体、个人等多方面的赞助与合作。接受资金、实物的赞助与捐赠,同时,欢迎各界伙伴的冠名/联名合作、媒体传播支持和多方面物资支持。

我们将为赞助合作伙伴及媒体合作伙伴提供定制环境或专属项目,根据不同合作级别享受如品牌展览、品牌露出或联名、嘉宾接待、受邀参与藏家晚宴等不同回报内容。在塑造品牌形象、传达品牌价值的同时,精准聚焦目标市场与利益相关方,与藏家、艺术爱好者等有艺术鉴赏能力的人群建立良好联系,扩展各方交流与联谊机会,以艺术为契机全方位推动市场的发展与延伸。


如有相关合作意向,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

请发送邮件至Jr@Soooart.com垂询

或直接致电:13301560077


编辑:秋水

影像艺术博览会|全视影像画廊

发布时间:2022-07-21 10:41:01

全视影像画廊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中部唯一的一家影像类画廊,也是一家专为影像的展览、收藏、交流提供系列服务的专业性机构,以传播影像文化体现影像价值为目的,旨在为摄影家提供一个展示其思想作品的平台,使其在一个健全的高水准的层次上进行呈现和推广,并在作品的价值表现上得以实现。同时画廊还致力于国际间的交流,推介中国的本土影像文化,体味世界级的经典影像作品,共同建立成熟完善的中国影像市场。


特别推荐



《跳跃的音符》 1988 ©尤斯曼 Jerry Uelsmann 孤版

图片由全视影像画廊提供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2


 从“理想形象”到“精神图像” 


李 楠

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

 

按照W.J.T托马斯·米歇尔动人心魄的描绘,人类自有史以来便孜孜以求的“形象”乃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它的谱系涵盖了图像、视觉、感知、精神与词语。它从浩渺远古跨越时空而来,并在这漫长的迁徙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形。

 

因此,另一位米歇尔——米歇尔·福柯认为,形象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特殊的符号,而应该被把握为“物的秩序”这样一条根本原则。形象是普遍观念,以“相似性”——摹仿、类比、共鸣、和谐等延绵不绝地生发万物,这些“相似物”通过“知识形态”将世界聚合为一个既变幻莫测,又紧密相连的整体。这一整体不仅仅包含了可见的物质形态,也蕴含着不可见的意识形态;如同亚里士多德在两千余年前就指出的那样:灵魂在思想时总是伴随着精神形象。

 

而今,不断突破边界的当代艺术家们以自己的理念与实践对此进行回应——杰哈德·里希特的观点颇具代表性:“……采取一个视点,我们就是人类了。艺术制造意义,并给那个意义以形状。”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摄影家王智的新作《魅羽》进行评析的落脚点,或许不能仅仅停留于具象——抽象的转变——虽然这的确是他的探索之旅所经之路,但不能因此将一位摄影家创造的迥异以往的形象,仅仅归结于技术语言的求新求变、摹物造型的机巧机缘,从而以简单粗疏的风格标签将其一言蔽之,失去了更有意味的观照可能。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2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2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如果将《魅羽》作为王智艺术生涯中一个值得审视的节点,那么,此前20年王智所摄之天鹅影像,在同道中早已自成一格,久负盛名。在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散点透视、慢门追摇、多重曝光等技术技法的精准控制之下,作为拍摄对象的天鹅展示了观看者心目中的理想形象:高贵、优雅、圣洁、灵动。它们或游嬉于水,或翱翔在天;或曲项而歌,或交颈而眠……种种端妍美好,一一收入镜中,不断引发人们的赞叹与向往;而摄影者,也因此对这个理想形象产生了不断将其“理想化”的持续动机和创作动力。这种动机和动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摄影家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品位。

 

所谓“理想化形象”,实际上是人类将自身的理想人格投射于与此具备“相似性”的自然物之上,并以某种典型形象固定下来的特质集合。在摄影的范畴里,借由摄影术对人眼功能的延伸与改造,人类肉眼渴望看见却无法确见的瞬间可以被定格、局部可以被放大、方向可以被扭转、角度可以被偏移——事实与现实可以顺理成章地并不重合,而理想就在二者的裂隙之间喷薄而出、雄姿英发。说到底,如此这般的摄影的观看,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所发明创造的一次选择机会:通过摄影,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以及确立所需要的形象。

 

当这一选择投向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时,贡布里希所说的“第二自然”便产生了:它以自然为起点,却并不以它为终点。正如王智所摄之天鹅,其物种特征、生活习性是拍摄的基点,却绝不是创作的原点。

 

同时,如前所述,王智之所以曾为天鹅营造了湖光山色、国风画屏等环境与背景,亦皆因他所循之“理想”动机与动力——只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古典雅设,才是作为“理想形象”的天鹅最“理想”、最“匹配”的空间!这样一个形象系统能够自洽,正是源自主体对客体的高度认同与主动“适配”,主体的创造性体现为对“理想化形象”的精准视觉化和审美趣味的精致风格化。

 

事实上,没有这样一段“理想化”的经历,王智也不会转而对此进行深思与超越。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2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如果将《魅羽》作为王智艺术生涯中一个值得审视的节点,那么,此前20年王智所摄之天鹅影像,在同道中早已自成一格,久负盛名。在他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散点透视、慢门追摇、多重曝光等技术技法的精准控制之下,作为拍摄对象的天鹅展示了观看者心目中的理想形象:高贵、优雅、圣洁、灵动。它们或游嬉于水,或翱翔在天;或曲项而歌,或交颈而眠……种种端妍美好,一一收入镜中,不断引发人们的赞叹与向往;而摄影者,也因此对这个理想形象产生了不断将其“理想化”的持续动机和创作动力。这种动机和动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摄影家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品位。

 

所谓“理想化形象”,实际上是人类将自身的理想人格投射于与此具备“相似性”的自然物之上,并以某种典型形象固定下来的特质集合。在摄影的范畴里,借由摄影术对人眼功能的延伸与改造,人类肉眼渴望看见却无法确见的瞬间可以被定格、局部可以被放大、方向可以被扭转、角度可以被偏移——事实与现实可以顺理成章地并不重合,而理想就在二者的裂隙之间喷薄而出、雄姿英发。说到底,如此这般的摄影的观看,是人类为满足自己所发明创造的一次选择机会:通过摄影,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以及确立所需要的形象。

 

当这一选择投向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时,贡布里希所说的“第二自然”便产生了:它以自然为起点,却并不以它为终点。正如王智所摄之天鹅,其物种特征、生活习性是拍摄的基点,却绝不是创作的原点。

 

同时,如前所述,王智之所以曾为天鹅营造了湖光山色、国风画屏等环境与背景,亦皆因他所循之“理想”动机与动力——只有这样的世外桃源、古典雅设,才是作为“理想形象”的天鹅最“理想”、最“匹配”的空间!这样一个形象系统能够自洽,正是源自主体对客体的高度认同与主动“适配”,主体的创造性体现为对“理想化形象”的精准视觉化和审美趣味的精致风格化。

 

事实上,没有这样一段“理想化”的经历,王智也不会转而对此进行深思与超越。

如果一个“理想化形象”不断被加固、被认同、被传播而成为一个“概念”,如果一种视觉表现可以被复制、被模仿、被预设而成为一个“程式”,那么,形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摄影家的意义又在哪里?

 

正是这样的“灵魂一问”,燃烧成巨大的内在驱动,促使王智慨然放手业已成功的“理想形象”,义无反顾地去追寻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图像”。也正因为此,《魅羽》才有了伴随着思想认识的深化而产生的视觉文本的深度,才拥有了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价值,而不是为抽象而抽象、为改变而改变的虚意逢迎、矫揉造作。

 

显然,这一次王智大刀阔斧、删繁就简,将天鹅的形象悉数简化到极致,所有的细节——以往清晰刻画与着力表现的形态、动作、质感等皆消弭为剪影中隐约的轮廓,甚至是虚影中混沌的暗调;而环境与背景则比主体更为模糊难辨。在一片参差交错的明暗涌流中,光线制造着节奏的起伏、情绪的流动与单纯的神秘。你所看到的,不再是“那一只只”美丽的天鹅,而是“所有”天鹅的化身,以及关于“天鹅”的隐喻与象征——高度提炼的形象彻底脱离了一切具体指征,脱离了“理想化形象”所附着的一切约束与规定;画面中的每一只天鹅都因为只保留了最本质的“相似性”而成为整体的代言;而这种整体性,与形象谱系的整体性——图像、视觉、感知、精神与词语的总体遥相呼应。这种呼应将对于形象的认识推进了一步:形象固然可以是显于图像/照片中的具体所见,但它更是对一种相似/类比关系的认知,高度抽象的形象以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呼唤所有与之相关的意识、认知、记忆、情感与想象。所以,形象可以脱离图像而存在;而代表着某种形象的图像,既是一种个别样本,又是它所属的整体序列的样本;即它既是特殊的个别,又包含着总体的象征形式。

 

因此,我们可以由此天鹅之像,与圣桑的《天鹅》之乐与马拉美的《天鹅》之诗相偕而行。

 

这就是形象之所以不是概念的原因,及其意义。

 

也是摄影家创造一个形象的真正意义。

 

“一个概念属于全世界,一个形象只属于你一人”——当王智离普遍性的概念越远,他就距独特性的形象越近。从他者的“理想化形象”中出走,从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模式中出走,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智慧;而通过这种“出走”完成对自我“精神图像”的探索与建构,更是如此。



《魅羽》120x160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魅羽》120x160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1/3



《魅羽》150x150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0/10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20年已经结束,第二个20年则以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来临。关于人类生态文明转型的讨论与实施显得更加重要与急迫:能源危机、资源枯竭、气候恶化、物种灭绝等诸多生态灾难,伴随着全球消费主义加剧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波及每一个生命个体。业已步入暮年的工业文明的旧的身份认同正在瓦解,而方兴未艾的生态文明的新的身份认同又太过脆弱。人类文明如何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人类如何救赎自身?自然、社会乃至生活的深层结构,如何在大破大立中确立新的范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期待着真知灼见。

 

我以为,这是《魅羽》所处的第二个背景,也是评析它的现实背景。

 

如果图像是我们接近图像所表现的事物的途径,那么,《魅羽》在图像语言上走向抽象的同时,在图像的象征与隐喻上却明确地指向了现实社会与人类当下的处境。

 

在黑暗中游弋于一线光明的天鹅,彷徨徘徊、飘忽不定;它们依然是美的,只是这美,时时刻刻面临着被黑暗吞没、被网罗肢解的危险——纷乱的线条在动荡不安中切割着画面,铁丝网作为背景的出现直接引入了紧张与压抑感,而贯穿始终的金色阳光,在一片混沌中缓缓开启着闪烁的澄明。

 

这种不同以往的情绪与气质当然来源于主体的内省与外观;而这种主体性本身,也是现实处境的产物。

 

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在其著作《三重生态学》中指出:“我们最终只能通过以下阐释,来规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危机:新生的主体性;不断变异的社会场域;处于再造过程中的环境。”人类自我救赎的生态生存斗争,不仅仅是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也是保护人类社会,乃至人类稀有的、特异性的心智。因为人类主体性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创造性发展,将促进其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最终,所有这些领域的良性发展,将“从最细微处开始,逐步再造和重建人类自信心”。

一部以真诚热切回应着现实悸动的摄影作品,便是这“最细微处”之一。

 

《魅羽》中的天鹅,不再仅仅是一个珍稀的物种、一个美丽的对象,而是一种生命真实而生动的存在;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也不再仅仅是基于长期观察的熟悉、源自个人偏好的喜爱,而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心心相印的亲切——我观天鹅,天鹅亦观我;我以天鹅观天鹅,天鹅亦以我观我。由是,从前壁垒分明的它们与我们,在生命的意义上同感一灵、殊途同归。而抵达了这样的意义层面之后,如德勒兹所言:“我们就不再将自己当作是位于生命之上并与生命相对立的不变的感知者”,我们将通过感知生命本身去肯定生命,去尊重和善待世间一切生命——既“爱人”又“爱物”,把人性和物性通过生命和生成之流联结在一起,最终实现所有物种的生态公平,走向人与自然双重完善的生态人本主义,从而实现人类对自身困境的终极救赎;在对“理想形象”的祛魅中,完成“精神图像”的圆满。

 

在这充满希望与挑战的过程之中,主体性生产是关键,也是成果。

 

如同《魅羽》的完成,也是作者自我的一次完成。



《魅羽》43x32cm哈内姆勒硫化钡+三明治+外框 2020/12



《灵霓》150x100cm哈内姆勒硫化钡+铝塑板+外框 2017/12


如今,我们应当已经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视觉并非简单的自然功能,视觉不仅包含透镜和视网膜的生理学,也包括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即那些事先选择、编码的知觉特征和结构。

 

海德格尔的著名论述当然也一再被引用:我们正生活在“世界图景的时代”;世界图景并不是从早前的中世纪转变为现代时期,而是说,世界已经转而成为图景这个事实正是现代时期的本质。

 

而本雅明曾经如此论述:摄影既不是艺术,也不是非艺术(纯技术)——它是改造艺术整体性质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固守“摄影要么是艺术,要么是非艺术”的传统观念等于陷入某种拜物教的泥淖。

 

有趣的是,当代艺术语境下,上述争论依然存在,而摄影的定义却面临着改写。

 

倘若将此作为评析《魅羽》的第三个背景,那么,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王智坦陈,《魅羽》刷新了他的摄影经验与摄影体验。以前,他每每事先充分准备,尔后高度控制,最终如愿以偿——每一帧影像,都在意料之中,都是必然结果。而这一次,他的大脑时常一片空白,索性游目骋怀、从心所欲,任由现场触动的情绪、感觉随性带领,不假思索地按动快门,以至忘记了技术参数,也放弃了后期剪裁——每一个画面,都是不期而遇,都是偶然惊喜。他说,最后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只有一只只天鹅,从他心灵深处翩然飞来,落在镜头前,成为一个个无比陌生而又无比亲切的形象。

 

这便是一个永恒的开始,因它与生命相连,与心灵相通。

 

这是所有可能性的真正源泉。

 

艺术的原野必然歧路纵横、气象万千,它从来没有标配,也不设定终点。艺术的发展绝非一条直线,反而像雨刷或钟摆,总是反反复复。艺术并不是树立一个“理想形象”供人膜拜;恰恰相反,它是在不断地对此进行质疑、批判、改变、颠覆中保持着对“精神图像”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并由此保持着自身永不枯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艺术如是,艺术家亦如是。

 

2021年5月

广州止止堂


【艺术家介绍 】



王智

祖籍山东,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

1984年接触摄影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012年美国电影学院摄影专业学习

 

展 览

《蓝色・旅途》个展

2019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画廊

2019年河南省艺术中心

2019年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

2019年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

2020年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2020年“第五届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

2020年东江湖摄影艺术馆特別邀请展

《魅羽》个展

2021年三峡中国摄影艺术馆

2021年北京中国摄影画廊

2021年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

2021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婆娑》

2021年“定·位Aphoto”当代摄影艺术展

 2021年河南省艺术中心


荣 誉

“全球自然生态摄影师扶持项目”终评评委

《蓝色・旅途》

2020年第20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作品奖

2020年西安丝路影像博览会最佳展览呈现奖

《魅羽》

2021年第九届大理国际影会DIPE国际摄影节主席联盟大奖

 

收 藏

2015年定西市美术馆收藏

2019大理摄影博物馆

2020年东江湖摄影艺术馆收藏

2021年中国摄影艺术馆收藏 

2022河南省美术馆收藏

 

出 版

2019年 《蓝色・旅途》(5卷本)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

2021年 《魅羽》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时间

公众开放时间 7/22-7/24 11:00-21:00


地点

青·美术馆


预售  单日48/双日68/三日88

现场  单日60/双日120/三日180


青美术馆位于苏州古城的核心区域,毗邻有“千年府学”之称的苏州中学和苏州文庙,美术馆南侧还有以江苏巡抚衙门为代表的一片规整明清建筑群,美术馆在修建过程中出土了大量明清瓷器,而毗邻十全街则满是咖啡馆小酒馆,古城区深厚多样的文化商业氛围逐渐成为了年轻人休闲消费的热门区域。


美术馆所在地前身是1953年创立的苏州铁路机械学校,南区四座建筑风格各异,打造一座全新的年轻态生活美学主题商业艺术集合体,青·美术馆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包含学术报告厅、展厅等多个空间,全展线长约近500米,艺术博览会将在美术馆2楼主展厅举办,美术馆大厅是一座高达8米,面积360平方米的无柱空间,是本次艺术书展以及出版物单元举办场所,户外院落达1700余平方,密布百年老树名木,是本次艺术市集的举办场所。

*若有任何问题请联系SoooArt组委会*


影像博览会请致电:

18609314509 张宏伟


艺术市集和书展请致电:

13862021119 王淇

18609714059 文博

邮箱:JR@soooart.com


*赞助及媒体合作*


SPONSOR & MEDIA

SoooArtSuzhou欢迎来自企业、媒体、个人等多方面的赞助与合作。接受资金、实物的赞助与捐赠,同时,欢迎各界伙伴的冠名/联名合作、媒体传播支持和多方面物资支持。

我们将为赞助合作伙伴及媒体合作伙伴提供定制环境或专属项目,根据不同合作级别享受如品牌展览、品牌露出或联名、嘉宾接待、受邀参与藏家晚宴等不同回报内容。在塑造品牌形象、传达品牌价值的同时,精准聚焦目标市场与利益相关方,与藏家、艺术爱好者等有艺术鉴赏能力的人群建立良好联系,扩展各方交流与联谊机会,以艺术为契机全方位推动市场的发展与延伸。


如有相关合作意向,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

请发送邮件至Jr@Soooart.com垂询

或直接致电:13301560077


编辑:秋水

评 论
手机:  
电话:  
联系人:
Q Q:   
地址: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
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
近日,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滁非绝色》正式对外亮相。据悉,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
《芈月传》热播助长淮南景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着实让“淮南十景”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