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玉文先生20世纪70年代至今拍摄的部分农村题材作品,我们将看到作者对摄影艺术和农民的痴情、挚爱和执着。他喜欢摄影,是因为他相信,文字和语言的描述代替不了那些来自生活本身的影像,尤其是来自刻骨铭心的经历和饱含着理解、感受的生活本身。于是他伴着《希望的田野》的歌声,满怀着艺术激情,把镜头对准了那心中敬畏的东北大地,对准了毕生感念的乡亲。
我们将看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不是记录,而是关注,关注生命的过程。从冰雪映照的平淡生活中,从漫天皆白的大自然中,从风雪中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人群中,从冰雪映衬的惊愕、愉悦、茫然、感动、振奋等种种面容中,选择那些让鲜活的生命痕迹在岁月长河中永存的瞬间。
我们将看到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寒冬腊月,春节长假,约朋而行,数十年一以贯之地扑向他所钟爱的冰雪世界。他在冰天雪地里与农民们一起上山砍柴,破冰捕鱼,一起载歌载舞,陶醉在民间的喜庆中。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说过:“艺术是我们给自己做的一面镜子,用有形的图画显示无形的梦想。”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将更形象地看到东北大地给予艺术家的人文滋养,看到东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看到了玉文先生让自己“成为照片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不懈追求。
(作者郭兴文系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
看秧歌 喀左 2003
农家女 新宾 1984
修鞋匠 新宾 1984
试新鞋 铁岭 1986
二人转学校 黑山 2000
河边打水 珲春 2015
赶集归来 朝阳 1999
老姐们 新宾 1981
90岁生日 喀左 2002
打柴归来 新宾 1981
青山恋 新宾 1982
响水河粮库 新宾 1985
专家论道
众说乡愁
我喜欢他作品中弥漫的强烈的现场气息。在现场,拍出生活的底色;面对人,拍出生命的质感。王玉文先生做到了。认真阅读他的影像作品,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震撼和脉搏的跳动。作为一条在工业区长大的汉子,他不会落泪,但不等于他没有眼泪;他无法表达痛惜,不等于他没有痛惜。他爱这片土地,更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哪怕油盐酱醋,哪怕婆婆妈妈,哪怕烟熏火燎……
王玉文这些影像有着强烈的时代感,人文色彩和家国情怀。这样的摄影,一方面力求客观记录;另一方面,力求贯注自己的内心思想,可以说,是观看和观念的统一、记录与艺术的统一。
——李树峰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
作为东北人民的儿子,王玉文一直以饱含温情的镜头,采撷着属于黑土地的常态生活场景。他的照片没有喧嚣的冲击力,没有刻意的形式感,更多以简约而真诚的影像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个属于家乡父老、属于内心感悟的动人故事。长达40余年的自为拍摄,既展示出一位摄影家的赤子情怀,也为我们描绘出当代中国发展变迁的原生态画卷。他的作品是对土地的致敬,是对乡愁的诠释。
——崔凯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编剧
王玉文钟情于“身边事”。他一直坚持认为摄影就是拍好“身边事”,那些往往被人们熟视无睹的“身边事”,在王玉文的摄影作品中成为独特的观审对象,既熟悉又陌生,既平凡又伟大。王玉文的很多图像都拍摄于这样一个年代。你会看到,即使是普普通通的路人,他们的身上也在散发着那个年代的火热。
从自觉到自省,王玉文是值得尊敬与珍惜的摄影家。尽管图像里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但每一张图像都永远面向未来,或者可以这样说,图像的生命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观审者的观审行为中被一次次诠释、一次次唤醒、一次次重塑,它的意义是与时光共存的。
在未来白雪皑皑的日子里,王玉文依然会选择再次出发。雪落无声,摄影家亦无声,他只是默默地将自己对人间歌哭欢笑、百转千回的守望与思索,埋藏在一幅又一幅无声的图像里。
——李楠
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评论家
王玉文喜欢萨尔加多的《劳动者》。萨尔加多反复强调摄影家要“与拍摄对象生活在同一现实之中”,认为摄影要融入拍摄对象的情境,其风格似乎也与王玉文的摄影有某些相似相通之处。但在我看来,如果单从置身其中“融入情境”的“在场摄影”角度看,王玉文在选择自己的路,他最大限度地做到了。
“看与被看”“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区隔,标示着坚固的文化权力关系。“在场的摄影”需要拆除掉“看者与被看者”之间的距离和区隔,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融入情境”的拍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取消了“看与被看”“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几乎就等于取消了拍摄活动本身。也许,我们只可能不断地接近那种状态或境界。王玉文在不断地探索中坚韧地前行,他不断跨越“看与被看”的界限,为我们呈现出属于他自己,同时也是属于中国摄影的独特观看方式。
——宋伟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身矿工家庭的王玉文先生,其作品散发着自发性的自在从容,几乎看不到任何“刻意创作”的痕迹。他颇具社会学视野的作品,成为尤为珍贵的工业时代肖像。平民化的视角贯穿了他的观看始终,在他的镜头里没有英雄,没有劳模,没有突击队队长,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和他们的家人。
王玉文的作品在自发性下,还强烈地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真切,并颇具象征意义。他的作品不带有图片故事或新闻摄影的叙事,每一幅独立的作品都有其时代的象征意味,勾勒出一个变革的时代。
——赵迎新
中国摄影报社社长
40年的坚守,40年的追寻,王玉文从一名矿工的儿子,经历长久的砥砺,穿越寂寞,超越巅峰,成为一位中国知名的摄影家。这不仅仅是影像的记录过程,更是把脉时代、记录生活、见证人性的心路历程,是中国工业摄影史上颇具象征意义的个案传奇和导向性的生动范式。
摄影要回归本体,记录时代,关注这个时代发生的故事,把相机对准我们的家乡,对准我们身边的人。这是王玉文一直倡导和始终坚持的原则和信条,他用影像记录了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一个矿工的儿子,因为拿起相机,而成为一个时代印迹的追寻者。这既是历史的巧合,更是一种责任使然。
——贾峻峰
辽宁省摄影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2年·第72期·5、8版
摄影:王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