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一幅典藏的盛世山水画卷

2023-07-26  美丽中国行网·《风景名胜》栏目推荐

在伏牛山的峰峦叠嶂里,有这样一个村子,山环水绕,连绵起伏,万亩竹海,遮天蔽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却没有给它带来富饶和安逸,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仍旧守着那一脉贫脊的山水捉襟见肘地过日子。

它就是河南洛阳栾川重渡沟村!



谁也没想到,今天的重渡沟,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长为享誉全国的农业旅游示范点,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日接待量达到数万的4A景区。重渡沟的蜕变成了旅游界的一个神话、一个传奇。

一个下午,重渡沟总经理刘海峰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我们的专访。窗外透出竹子婆娑的姿影,以及细风摇曳下叶片的轻絮。讲起重渡沟,讲到动情处,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渡沟景区开发的时候,村里的山基本上都秃了,当地百姓开垦土地种粮食,拔竹子卖钱。全村1400多口人,400多户,人均不足一分地,年收入不足500元,村子里不通路,不通水,全村没有一间砖头房,全是土房子。虽然民风淳朴,但是闭塞,守旧。孩子上不起学,只好去放羊。一个村一千多口人,五十多个光棍汉,吃个油盐酱醋都得赊账。

带领重渡沟发展旅游的,叫马海明。是当时潭头镇的副镇长。马海明集结了一拨人开赴重渡沟,从一棵树,一溪水开始,对这片山峦进行规划。从1995年到1999年5年里,马海明衣不解带,扎根在重渡沟。重渡沟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直到,他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这片山崖里。



重渡沟的命名,远在两千年前的汉朝。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外戚王莽篡夺皇位,建立新朝。汉室后裔刘秀(史称光武帝)自南阳起兵,立志光复大汉。为了躲避王莽追杀,率部与其在豫西大地上展开了为时数年的战争。

一日,刘秀两渡伊河,躲进一条深沟。几经战阵,数日拼杀,才摆脱王莽追杀。后来他成就帝业,建立东汉,又重返故地,觉得在这里大难不死,此地有恩于他,御赐这条沟叫“重渡沟”!



七月流火,中原大地上到处是枯干的庄稼,焦渴的土地,重渡沟的雨却一场接着一场,雨雾流岚里,从山顶上泻下的一溪碧水,以水为斧,劈山造势,一路顺山而下,遍山挂起了水帘仙宫、飞虹幽瀑、泄愤崖……竹筏在溪水里飘摇,深水鱼悠闲地追逐着蹦跳。阴凉冰寒的水,和盛夏的热气交汇,蒸腾起大团的云雾,被太阳一照,五彩缤纷。



流过金鸡河,它触摸到了鱼儿的呼吸,听到了清晨的觉醒,享受着夜晚的安静,在戏水孩童的手心里缱蜷。流过滴翠河,它被阳光穿透,晶莹玉润,在阳光里开出花朵,在笑容里溢了满眶,在风的抚慰里,飘渺如絮。

经历过跌宕起伏的洗礼,溪水终于安静了下来,在竹林里一路逶迤,青茂的竹子,围绕成江南水乡的氤氲,布下漫山遍野的青翠。水灵灵地滋润。

水和竹,是这里的灵魂。一静一动,和平共处。几步之间,就是两个天地。



中国文人对竹子情有独钟。一生豪迈的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一生与竹为伴,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重渡沟村民也和这万亩竹海结下了生死契阔,贫脊的年代里,他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吃的是竹笋,坐的是竹凳,躺的是竹床,用的是竹篮,孩子的玩具也是竹子做的。现在,竹编作为当地非遗项目被引进景区,引进民宿,引得四面八方的游客过来体验。



重渡沟里的竹与其它地方的竹不尽相同,重渡沟里的竹算不上高大、粗壮,但是俊秀挺拔,修长笔直,一簇簇一排排,如患难与共的情侣,身手相挽,抵御风寒。

关于这些竹子,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天女散花的时候,细心的六仙女经过这里,看到重渡沟有长流之水却无常青之林,显得美中不足。便到玉帝的御花园中偷偷采撷来一篮竹叶,撒在重渡沟的河水边、山坡上,竹叶落地瞬间变成了片片竹林。竹,这最娇弱、高贵的植物,在这干旱的北国,生长得如此茂盛。



这美丽的景色引起了六仙女思凡的情结,准备下凡到重渡沟,却被王母娘娘发现,锁在紫竹林。如今,重渡沟万亩竹海,是人们避暑纳凉的胜地,也是六仙女洒向人间最美的惦念。“天女植竹”也成为代代相传的佳话,被重渡沟人感恩、铭记!



六仙女植竹、光武帝御赐皇封的重渡沟,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标杆。

坐在竹香水街的木走廊里,听着溪水吟唱,吃着这里特质的山水做成的豆腐,山泉水喂养的鱼虾,柔滑的粉条,肌理细致的山鸡,从竹林的缝隙落下的点点露水,凉凉地浸透衣衫,地面上的冷气,透过脚背,直入肺腑。被滋润的不仅是味蕾,还有柔软的一个心灵。



这里是喧嚣的,一天上万人的进入,把这个藏在深山里的村庄吵嚷得纷纭繁杂,但它也是安静的。你躲在前街一家院内,居高临下地欣赏后街的热闹,却丝毫不会被喧闹的尘嚣卷入其中。是茂密的绿竹隔绝了声音的传递。



穿过小桥流水,农耕民俗文化村里的作坊,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土得掉渣,穿的玩的看的,全是百十年前的技艺。你可以坐下来,解读各种即将绝迹的手工艺,制作一件带着自己体温、自己意志的陶器。或者,到制酒作坊,纯手工纯粮食的美酒,品上一口,让幽香沁满肺腑。你也可以参与打铁、榨油、纺棉、织布、扶犁试耕、尝水磨豆腐、持械狩猎,尽享民俗风情,旋木器、打草鞋,观农家灯火,坐木凳、哼小曲、赏山月、听蛙鸣……

重渡沟还有一棵著名的网红打卡树菩提树。



这棵菩提已有1500年历史,树高30余米,树围3.5米,此树春开白花,秋结褐果,果实可作佛珠,带在身上可保四季平安,每年五、六月份,花开满树,美丽如画!是它最辉煌的季节。

传说若干年前,重渡沟村牛氏宗祖迁栖此地,一日,有位远道僧人路经家门,因长途跋涉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牛氏祖人将其收养家中,求医抓药,精心照料,使得僧人起死回生。康复后,僧人从远方送来一棵菩提树,栽植牛家门前,以报救命之恩。从此牛家家室兴旺,丰衣足食,应验了那句“善有善报”的醒世哲理。这棵菩提树一年年茁壮成长,一日日恩泽着牛家和全村村民。



千年菩提见证了小村数个世纪的沧桑,三百多家村民,已经从繁重的农业劳作里解放出来,经营着属于自己的特色。门前摆放着竹器,竹杖、竹屐、竹凳、竹椅,连茶杯也是竹子做的。白发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前,细心地镌刻着属于他的心目中的花样。从竹杆到竹筒,到一个个纹着花朵、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旅客熙熙攘攘,但谁的来去也改变不了他们自在怡然的生活。

雨过,天晴,傍晚的天色如深蓝的天鹅绒,演艺广场上每晚一场的文艺演出正式开幕。演的声情并茂,看的激情四溢。



累了倦了,找一家民宿或农家,在露台的躺椅上或闭目养神,或静坐发呆,或沏上一杯普洱、观音。这里三百多家农家宾馆一百余家民宿,足够安置下你的挑剔。风吹过、忆江南、悦里、溪上鹤鸣、随心堂……这一连串的名字,把重渡沟引领到一个百花争艳的季节里。

农家乐追求的是简单,粗放,而民宿却是精致的繁华,简洁的高贵,在陈旧的格调里蕴含着一份怀旧的理想,把原生态的生活浓缩成一个模式,自由自在,心无羁绊,回归自然、纯粹。



无论在哪一家,当你推开窗子,在满山的青翠里,阳光从长着青苔的灰瓦上投射下来,带了点淡淡的潮湿。微风从竹林里逶迤而来,拂过面颊,带着树木的馨香和泥土的清韵。一眼望去,仿佛能看到竹枝上露珠的滚动,各种树叶上脉络的伸展,还有各种鸟鸣虫叫,一院子青绿幽雅的慢生活,一卷安宁的老时光,四散开来。



这些木门花窗,是一卷明清的怀旧,是一阙汉唐盛世的格调。它也许来自某个江南小镇,房子里住过谁的懵懂少年,谁和谁的青春曾彼此照亮,在相遇里演绎过一场缠绵悱恻的剧情,这份斑驳和沧桑,让你倏忽间就坠入到一段悠远的过去里。简约的庭院,时尚的理念,落地窗内扑面的文艺气息,与窗外的山野葳蕤,满屏的翠绿,细碎的微光在竹叶上洒下的暖暖光晕,远山的云雾,在山顶上叠加成一团一团的棉絮……



房间里舒适慵懒的床铺,老旧的实木家具,在灯光下散发着优雅气息的布局,都带有令人着迷的精致,都像是一段历史,述说着过去,再加上一份质朴的体贴,让你如同睡在安静的丛林里、山野里,除了月光的轻拂,除了大地的呼吸,一切都沉寂下来。这一瞬,让你忽然就有了一份远离烟火人间,远离世事尘嚣的刹那愣怔。



这些柴门青瓦,竹篱木栅,是心灵回归的一个符号,这一方世外桃源,让匆忙的岁月瞬间凝驻。一本书,一杯茶,围炉夜话,或是懒倚秋千架,足可以让你打发掉整个酷暑夏天漫长无聊的日子。这里是一本成年人的童话……



闪烁的竹林虹霓,天鹅湖极光秀的震撼,小吃街的人间烟火气……夜游,让重渡沟挣脱了千年的羁绊,让乡村有了不夜城,乡村也可以不打烊。

这个昔日最守旧的小山村,在现代最时尚的乡村旅游里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驾车排着长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如果不是事先约好,你还得排起长队一家家打听哪家有闲房。从民俗小花碗的餐饮,到竹香水街,到肯德基,到四维电影,到铺天盖地笼罩在整个景区的免费无线网络,到每晚盛大的晚会……重渡沟的崛起把人们一再地惊到。



重渡沟的商业街也一再地扩,还是不够,每到干旱燥热的夏季,不甘心在赤日炎炎中磨砺,让高温炙烤身体的都市人,以每天近万人的规模,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把一个躲在深山里的小村喧染成吃、住、行、游、购、娱俱备的胜地。96%的绿化,常年的湿润,清爽怡人,游客一脚踏进来,就能很快融入进去,享受一个舒适惬意的假期。离洛阳一小时、离郑州三小时的车程,从高速下来,直接就到了景区入口处。便捷的交通,也是这里鼎盛的缘由……



刘总说,重渡沟这些年一直跟着市场走,不断调整策略,但无论怎么样发展,怎么样改变,重渡沟依然牢记初心,不被资本裹挟,带领村民致富,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重渡沟的头等大事。几个数字可以说明一切:1999年开发之前,户均资产不超过1万,现在,户均资产超过200万,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5万,二十年时间翻了90倍。家家有别墅,户户有汽车。重渡沟景区总资产19个亿,村民占了11个亿。重渡沟每年的收入是5亿。景区收入7千万,村民收入4亿多。



重渡沟村目前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旅游让老百姓这么快速、稳定地脱贫致富,许多重渡沟老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会写“重渡沟留念”,把字刻在竹筒上,卖给游客。别的地方的老人都用老年机,重渡沟的老人用数码手机,都会用微信支付。



著名作家张一弓看了重渡沟的山水,欣然赋诗:“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

重渡沟,这个昔日被山山岭岭困扰的小村,在世事的变迁里,一再地突破自己。想必,把自己的青春以至生命都献给了重渡沟旅游事业的重渡沟的缔造者马海明,生前也从未想到,他一手打造出来的这个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还有漫长的一个辉煌要去经历。


撰稿:乔小乔

摄影:赵树岭 马显飞

一幅典藏的盛世山水画卷

发布时间:2023-07-26 09:32:26

2023-07-26  美丽中国行网·《风景名胜》栏目推荐

在伏牛山的峰峦叠嶂里,有这样一个村子,山环水绕,连绵起伏,万亩竹海,遮天蔽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却没有给它带来富饶和安逸,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仍旧守着那一脉贫脊的山水捉襟见肘地过日子。

它就是河南洛阳栾川重渡沟村!



谁也没想到,今天的重渡沟,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长为享誉全国的农业旅游示范点,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日接待量达到数万的4A景区。重渡沟的蜕变成了旅游界的一个神话、一个传奇。

一个下午,重渡沟总经理刘海峰坐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我们的专访。窗外透出竹子婆娑的姿影,以及细风摇曳下叶片的轻絮。讲起重渡沟,讲到动情处,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渡沟景区开发的时候,村里的山基本上都秃了,当地百姓开垦土地种粮食,拔竹子卖钱。全村1400多口人,400多户,人均不足一分地,年收入不足500元,村子里不通路,不通水,全村没有一间砖头房,全是土房子。虽然民风淳朴,但是闭塞,守旧。孩子上不起学,只好去放羊。一个村一千多口人,五十多个光棍汉,吃个油盐酱醋都得赊账。

带领重渡沟发展旅游的,叫马海明。是当时潭头镇的副镇长。马海明集结了一拨人开赴重渡沟,从一棵树,一溪水开始,对这片山峦进行规划。从1995年到1999年5年里,马海明衣不解带,扎根在重渡沟。重渡沟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直到,他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这片山崖里。



重渡沟的命名,远在两千年前的汉朝。西汉末年,天下大乱,外戚王莽篡夺皇位,建立新朝。汉室后裔刘秀(史称光武帝)自南阳起兵,立志光复大汉。为了躲避王莽追杀,率部与其在豫西大地上展开了为时数年的战争。

一日,刘秀两渡伊河,躲进一条深沟。几经战阵,数日拼杀,才摆脱王莽追杀。后来他成就帝业,建立东汉,又重返故地,觉得在这里大难不死,此地有恩于他,御赐这条沟叫“重渡沟”!



七月流火,中原大地上到处是枯干的庄稼,焦渴的土地,重渡沟的雨却一场接着一场,雨雾流岚里,从山顶上泻下的一溪碧水,以水为斧,劈山造势,一路顺山而下,遍山挂起了水帘仙宫、飞虹幽瀑、泄愤崖……竹筏在溪水里飘摇,深水鱼悠闲地追逐着蹦跳。阴凉冰寒的水,和盛夏的热气交汇,蒸腾起大团的云雾,被太阳一照,五彩缤纷。



流过金鸡河,它触摸到了鱼儿的呼吸,听到了清晨的觉醒,享受着夜晚的安静,在戏水孩童的手心里缱蜷。流过滴翠河,它被阳光穿透,晶莹玉润,在阳光里开出花朵,在笑容里溢了满眶,在风的抚慰里,飘渺如絮。

经历过跌宕起伏的洗礼,溪水终于安静了下来,在竹林里一路逶迤,青茂的竹子,围绕成江南水乡的氤氲,布下漫山遍野的青翠。水灵灵地滋润。

水和竹,是这里的灵魂。一静一动,和平共处。几步之间,就是两个天地。



中国文人对竹子情有独钟。一生豪迈的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一生与竹为伴,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重渡沟村民也和这万亩竹海结下了生死契阔,贫脊的年代里,他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竹子。吃的是竹笋,坐的是竹凳,躺的是竹床,用的是竹篮,孩子的玩具也是竹子做的。现在,竹编作为当地非遗项目被引进景区,引进民宿,引得四面八方的游客过来体验。



重渡沟里的竹与其它地方的竹不尽相同,重渡沟里的竹算不上高大、粗壮,但是俊秀挺拔,修长笔直,一簇簇一排排,如患难与共的情侣,身手相挽,抵御风寒。

关于这些竹子,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天女散花的时候,细心的六仙女经过这里,看到重渡沟有长流之水却无常青之林,显得美中不足。便到玉帝的御花园中偷偷采撷来一篮竹叶,撒在重渡沟的河水边、山坡上,竹叶落地瞬间变成了片片竹林。竹,这最娇弱、高贵的植物,在这干旱的北国,生长得如此茂盛。



这美丽的景色引起了六仙女思凡的情结,准备下凡到重渡沟,却被王母娘娘发现,锁在紫竹林。如今,重渡沟万亩竹海,是人们避暑纳凉的胜地,也是六仙女洒向人间最美的惦念。“天女植竹”也成为代代相传的佳话,被重渡沟人感恩、铭记!



六仙女植竹、光武帝御赐皇封的重渡沟,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标杆。

坐在竹香水街的木走廊里,听着溪水吟唱,吃着这里特质的山水做成的豆腐,山泉水喂养的鱼虾,柔滑的粉条,肌理细致的山鸡,从竹林的缝隙落下的点点露水,凉凉地浸透衣衫,地面上的冷气,透过脚背,直入肺腑。被滋润的不仅是味蕾,还有柔软的一个心灵。



这里是喧嚣的,一天上万人的进入,把这个藏在深山里的村庄吵嚷得纷纭繁杂,但它也是安静的。你躲在前街一家院内,居高临下地欣赏后街的热闹,却丝毫不会被喧闹的尘嚣卷入其中。是茂密的绿竹隔绝了声音的传递。



穿过小桥流水,农耕民俗文化村里的作坊,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土得掉渣,穿的玩的看的,全是百十年前的技艺。你可以坐下来,解读各种即将绝迹的手工艺,制作一件带着自己体温、自己意志的陶器。或者,到制酒作坊,纯手工纯粮食的美酒,品上一口,让幽香沁满肺腑。你也可以参与打铁、榨油、纺棉、织布、扶犁试耕、尝水磨豆腐、持械狩猎,尽享民俗风情,旋木器、打草鞋,观农家灯火,坐木凳、哼小曲、赏山月、听蛙鸣……

重渡沟还有一棵著名的网红打卡树菩提树。



这棵菩提已有1500年历史,树高30余米,树围3.5米,此树春开白花,秋结褐果,果实可作佛珠,带在身上可保四季平安,每年五、六月份,花开满树,美丽如画!是它最辉煌的季节。

传说若干年前,重渡沟村牛氏宗祖迁栖此地,一日,有位远道僧人路经家门,因长途跋涉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牛氏祖人将其收养家中,求医抓药,精心照料,使得僧人起死回生。康复后,僧人从远方送来一棵菩提树,栽植牛家门前,以报救命之恩。从此牛家家室兴旺,丰衣足食,应验了那句“善有善报”的醒世哲理。这棵菩提树一年年茁壮成长,一日日恩泽着牛家和全村村民。



千年菩提见证了小村数个世纪的沧桑,三百多家村民,已经从繁重的农业劳作里解放出来,经营着属于自己的特色。门前摆放着竹器,竹杖、竹屐、竹凳、竹椅,连茶杯也是竹子做的。白发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前,细心地镌刻着属于他的心目中的花样。从竹杆到竹筒,到一个个纹着花朵、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旅客熙熙攘攘,但谁的来去也改变不了他们自在怡然的生活。

雨过,天晴,傍晚的天色如深蓝的天鹅绒,演艺广场上每晚一场的文艺演出正式开幕。演的声情并茂,看的激情四溢。



累了倦了,找一家民宿或农家,在露台的躺椅上或闭目养神,或静坐发呆,或沏上一杯普洱、观音。这里三百多家农家宾馆一百余家民宿,足够安置下你的挑剔。风吹过、忆江南、悦里、溪上鹤鸣、随心堂……这一连串的名字,把重渡沟引领到一个百花争艳的季节里。

农家乐追求的是简单,粗放,而民宿却是精致的繁华,简洁的高贵,在陈旧的格调里蕴含着一份怀旧的理想,把原生态的生活浓缩成一个模式,自由自在,心无羁绊,回归自然、纯粹。



无论在哪一家,当你推开窗子,在满山的青翠里,阳光从长着青苔的灰瓦上投射下来,带了点淡淡的潮湿。微风从竹林里逶迤而来,拂过面颊,带着树木的馨香和泥土的清韵。一眼望去,仿佛能看到竹枝上露珠的滚动,各种树叶上脉络的伸展,还有各种鸟鸣虫叫,一院子青绿幽雅的慢生活,一卷安宁的老时光,四散开来。



这些木门花窗,是一卷明清的怀旧,是一阙汉唐盛世的格调。它也许来自某个江南小镇,房子里住过谁的懵懂少年,谁和谁的青春曾彼此照亮,在相遇里演绎过一场缠绵悱恻的剧情,这份斑驳和沧桑,让你倏忽间就坠入到一段悠远的过去里。简约的庭院,时尚的理念,落地窗内扑面的文艺气息,与窗外的山野葳蕤,满屏的翠绿,细碎的微光在竹叶上洒下的暖暖光晕,远山的云雾,在山顶上叠加成一团一团的棉絮……



房间里舒适慵懒的床铺,老旧的实木家具,在灯光下散发着优雅气息的布局,都带有令人着迷的精致,都像是一段历史,述说着过去,再加上一份质朴的体贴,让你如同睡在安静的丛林里、山野里,除了月光的轻拂,除了大地的呼吸,一切都沉寂下来。这一瞬,让你忽然就有了一份远离烟火人间,远离世事尘嚣的刹那愣怔。



这些柴门青瓦,竹篱木栅,是心灵回归的一个符号,这一方世外桃源,让匆忙的岁月瞬间凝驻。一本书,一杯茶,围炉夜话,或是懒倚秋千架,足可以让你打发掉整个酷暑夏天漫长无聊的日子。这里是一本成年人的童话……



闪烁的竹林虹霓,天鹅湖极光秀的震撼,小吃街的人间烟火气……夜游,让重渡沟挣脱了千年的羁绊,让乡村有了不夜城,乡村也可以不打烊。

这个昔日最守旧的小山村,在现代最时尚的乡村旅游里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驾车排着长队,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如果不是事先约好,你还得排起长队一家家打听哪家有闲房。从民俗小花碗的餐饮,到竹香水街,到肯德基,到四维电影,到铺天盖地笼罩在整个景区的免费无线网络,到每晚盛大的晚会……重渡沟的崛起把人们一再地惊到。



重渡沟的商业街也一再地扩,还是不够,每到干旱燥热的夏季,不甘心在赤日炎炎中磨砺,让高温炙烤身体的都市人,以每天近万人的规模,从四面八方蜂涌而至,把一个躲在深山里的小村喧染成吃、住、行、游、购、娱俱备的胜地。96%的绿化,常年的湿润,清爽怡人,游客一脚踏进来,就能很快融入进去,享受一个舒适惬意的假期。离洛阳一小时、离郑州三小时的车程,从高速下来,直接就到了景区入口处。便捷的交通,也是这里鼎盛的缘由……



刘总说,重渡沟这些年一直跟着市场走,不断调整策略,但无论怎么样发展,怎么样改变,重渡沟依然牢记初心,不被资本裹挟,带领村民致富,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重渡沟的头等大事。几个数字可以说明一切:1999年开发之前,户均资产不超过1万,现在,户均资产超过200万,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5万,二十年时间翻了90倍。家家有别墅,户户有汽车。重渡沟景区总资产19个亿,村民占了11个亿。重渡沟每年的收入是5亿。景区收入7千万,村民收入4亿多。



重渡沟村目前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区、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旅游让老百姓这么快速、稳定地脱贫致富,许多重渡沟老人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会写“重渡沟留念”,把字刻在竹筒上,卖给游客。别的地方的老人都用老年机,重渡沟的老人用数码手机,都会用微信支付。



著名作家张一弓看了重渡沟的山水,欣然赋诗:“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

重渡沟,这个昔日被山山岭岭困扰的小村,在世事的变迁里,一再地突破自己。想必,把自己的青春以至生命都献给了重渡沟旅游事业的重渡沟的缔造者马海明,生前也从未想到,他一手打造出来的这个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还有漫长的一个辉煌要去经历。


撰稿:乔小乔

摄影:赵树岭 马显飞

评 论
手机:  
电话:  
联系人:
Q Q:   
地址: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
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
近日,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滁非绝色》正式对外亮相。据悉,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
《芈月传》热播助长淮南景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着实让“淮南十景”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