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雄踞太行屋脊
居高临下,俯视众生
放眼之内,是连绵不绝
跌宕起伏的八百里太行山
通往漏子头村的太行天路
太行屋脊是南太行的最高处,海拔1736米,因为旅游的发展,太行屋脊与王相岩、桃花谷、红旗渠三个风格别样的景区形成南太行的系列风光带。巍巍太行800里,有无数的风景区,名字中带“屋脊”的景区却独此一个,据说景区内“妍秀如娥嵋,雄伟胜泰山,险峻如华岳,深幽如衡山。红岩壁立万仞,绿树碧映千山,山山皆丰碑,处处入图画。”置身景区,有世外桃源之感,如人间仙境。我想,漏子头就是桃源最深处的那个点精之笔吧。
太行深处的葵花园
我们没有从景区入口处进去,是沿着山路一路蜿蜒,到达山顶,从传说盛夏里也滴水成冰的冰冰背山下入口处往上,崎岖的山路一路盘旋,直到无路可走,就到了河南林州市石板岩镇太行大峡谷西北20多公里的传统村落漏子头。
茫茫八百里太行,藏匿了许多民风淳朴建筑别致的传统村落,漏子头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子!
村民依然过着平静恬淡的生活
在漏子头,放眼之处,是连绵不绝、跌宕起伏的800里茫茫太行山。太行山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太行山地形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硝烟,连绵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齐桓公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国攻伐韩国,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这些故事捬拾皆是。
山下,就是璀璨的太行明珠——万丈峡谷“太行平湖”,它温顺地躺在它的脚下。四周青山叠翠,一望无垠的水面波光粼粼,太行山的雄姿倒映于水中,更衬托出山的雄伟、水的温柔。山峦环绕中,它如同镶嵌在深山中的一面巨大宝镜。
万丈峡谷里的“太行平湖”
在悬崖之上,绝壁之间,漏子头的13个自然村,如同珍珠散落在太行山的沟沟壑壑之间,绵延11.5公里,分布在平均海拔1300多米的山崖上。扼守着一道山梁,把太行山的挺拔险峻和峡谷内的山岚流云,尽收眼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每个小村不过是十几二十几户人家,依山顺势而建的房子,红色的石板青绿的石块,交相辉映,掩映于葱郁树木之间,几颗花椒树、梨树、苹果树,把房子围绕起来,石板小道蜿蜒在村子中间,从这家到那家,构成了村落的景观层次,植被和建筑结合得那么融洽。在这里,风声和鸟鸣,组成了大自然最纯净谐调的奏鸣曲,站在村里,静谧悠远的旷达,轻闲悠然的惬意,让你有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敬畏。
整个漏子头村不过195户人家,500余口人,仅有耕地380亩。在这崇山峻岭里,这些耕地就分外珍惜。
关于村名的来历,有一种说法,因为这里道路险恶,通过时只能举手扒住上面的岩石,吸气收腹,身子上下移动,非常艰难,所以取了滴水渗漏之意,叫漏子,又因为地势高突险峻,在地方方言里有山头墙头岩头的叫法,所以就叫漏子头。
300多年前,漏子头还被称为双清沟的时候,就有喧喧闹闹的一村农家小日子。那时的漏子头雄踞太行屋脊,居高临下俯视众生,虽然山径崎岖,山高林密,却因为占据地理上的优势,有如一处世外桃源,村民们安居乐业,几乎不受外界的打扰。用石墙石瓦建起来扎实厚重的房子,石桌石凳石板小径支撑起来的日常琐碎,耕地虽不多,也足够裹腹度日。几乎不需要下山,就可以红红火火地经营柴米油盐的日子。一个屋脊,两条深沟,支撑着漏子头数百年的悠悠时光,300多年的历史,足可以证明当时村里的自然环境宜居宜人。因为封闭,至今,村民的口头相传里仍旧保存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乡土文化,醇厚的民风民俗。村里石墙石瓦的老屋,虽经百年磨砺,满目疮痍,却依旧扎实敦厚。
这些老屋,大都是周周正正的中式四合院,长幼有序,规矩讲究,这样的建筑最能体现中国社会的传统特色,蕴含了中国人藏在骨子里的浓浓亲情,以及对长辈的敬重。四世同堂的闲情,含饴弄孙的乐趣,都藏匿在这些个院子里。
每个人关于家的美好记忆,似乎都保留着这样一个场景,一幅画面。它是我们的情感寄托,是中华建筑文化的精髓。
漏子头最大的自然村叫槐树洼,也不过136口人。
我们去的这天,村里90岁的马大爷,正在院子里劈柴火。村里人都说他家里的柴火够他烧到一百岁了,他就是闲不下来。胳膊粗的木头被他三秒两秒就锯成几截。干活利索,思维敏捷,耳不聋眼不花,问起他长寿的秘诀,一旁的马书记总结说,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二十几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快!——原来劳动才是最精准的长寿密码,最好的健身之道!
村里的成支委叫成起付,做过五十年的村支委,现在退了下来,他满脑子装满了漏子头的过去。对漏子头的来历漏子头的传说,他可以坐那里讲上三天三夜。有些故事,是口口相传,有些,是他自己加工过的。哪怕农活再忙,只要有人找他了解漏子头,他立马停下一切,开口就讲。这些故事在我们的眼里活泛起来,像一幅幅图画,组成了漏子头整个的历史脉络。
村头上,几个村民忙着摘花椒,收玉米,走遍了村子,也没碰到几个人。一个老者告诉我们,村里常住的,也就三十几个人。树挪死,人挪活,八仙过海的时代,谁还守在村里受穷?
我无言以应。随着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侵蚀,大部分的中国乡村,越来越萧条!
漏子头的许多院子也人去楼空,墙角里,路边上,没膝的杂草疯长,倾颓的老墙上,长出青绿的苔藓,掉漆的门窗,斑驳了色彩,一个院子挨着一个院子,一片空荡连着另一片空荡。
大学毕业在郑州上班的李威,是周口人,偏巧娶了漏子头的媳妇,第一次到漏子头,就被气壮山河的太行惊到了,看惯了家乡一马平川的豫东平原的气象,到山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什么都新鲜,和妻子一商量,便回到村里开了漏子头村第一家民宿,李威说,自家的小院,两层,山里的茅屋,不敢称楼,就叫庐吧,初出茅庐的庐。取名伴山·石庐。房子因陋就简,没有大肆装饰,大自然就是它的饰品,绿水青山就是它的屏障。但洗浴用品,都是按照民宿的标准配置。每盆花,每个布艺,细微之处的用心,不着痕迹。
推开门,宽阔的视野,大片挥洒的光照,满眼的绿。
小院里,绿色的生命力,到处张扬着泛滥,门前屋后,院里院外,有花有树,有自家种的萝卜白菜,黄瓜茄子,还有黄豆玉米,看尽花开花落,阅尽四季农事。
除了自家的房子,李威又把村里另外三处闲置的院子改造了一下,装修成同样的风格,这样,既带动了乡亲们发展,也有利于统一管理,调配,布局。借助太行屋脊风景区的游客资源,他的民宿越来越规范,越成熟,越好。
一开业,就成为当地焦点。“伴山·石庐”名字形象,贴切。与山相伴,与石相依,建于半山,阳光从山顶上倾泄而下,无遮无拦,脚下是如巨龙翻腾的太行峡谷。常常云雾缭绕,如梦如幻。石墙石瓦的房子,在太行之巅的古村古巷里,构建着他世外桃源的梦想。
许多城里人过来,其实,就是想这样坐着,闲看繁星皓月,日出云霞,甚至,静静地坐下来听一场夏日的小雨,雨打树叶花瓣的嘀嗒。
每天早上,鸟儿的清脆,叫醒沉睡的夜色,天空一点点明亮起来,太阳从山顶上射出的霞光,染红山崖,点亮村庄。薄雾里,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村舍,鸡鸣狗吠,炊烟袅袅,石板径上,摘瓜种豆,荷锄耕地的农人……
月光下,萤火的亮光,村民们闲谈的欢笑,虫豸的鸣叫,串成一曲独特的音符……
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如此吧!
漏子头,这个建于明朝的村子,千年来吸纳了太行山春夏秋冬的灵气,攫取了山石泉林的底蕴,俞发的从容,温润。春天的桃花杏花,夏天的清凉湿润,秋天的花椒山楂累累硕果,冬天的雾凇冰挂,都是独有的。这里没有竞争,没有相互的倾轧,每个人都不急不躁,张着笑脸,温和的和你交流。
唯因如此,摒弃了过去的喧嚣,沉淀下心猿意马的困扰,这里,才更适合做这样一处民宿。
所有的疲惫、故事,甚至荣耀、向往……这里,都能安放。一呼一吸,一吐一纳之间,所有的局促,疑惑,都开阔了,释然了。
耐住寂寞,把这里安静恬淡的生活,赋予意义,经营它,享受它,既当作一份事业,又享受这个过程。李威说,没想过一定要经营成什么样,要打造成什么规模,就是喜欢这里,喜欢这样的生活!
经营五个月,虽然苦乐参半,也算,给行将没落的村子注入了一缕活力。
竹林村,是漏子头老房子保护最好的自然村!
传说竹林村是明代移民建造的村落,因有泉水一处,可栽植竹子,明代秦氏在此植竹为林,故称竹林村。竹林村明、清、民国多出石、木工,所以村里的房子大都精巧结实,放到现在的都市里,建筑手艺也让人心服口服。
走进村里,地上落满果子,有苹果有梨有柿子、山楂。原来,村里仅剩二十多个老人坚守,种下的大量的果木树,没人吃,没人采,只能自生自落。
退伍兵老白在修缮房子,他说,村里被认定为传统村落,老房子不让翻盖,只好修了又修,补了又补,凑合着住。作为一个立过战功、三级伤残、参加过越战的老兵,他在村里坚守了近六十年,已经扎根在这里,这所老屋保存着他所有的记忆。
马书记告诉我们,竹林村虽然古老,但逼仄的空间,连个修路的地方都找不到。发展受到限制。只能作为乡村记忆,把老房子先保存下来,慢慢寻找机会。
总之,漏子头的每个村寨,都装满了村民喜怒哀乐的故事,每天的鸡鸣狗吠,袅袅炊烟,都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日子。
即便人已经走远,老屋子还在这里,接受着时间的侵蚀,承受着风雨的击打,和虫豸的毁损,用残余的一点气力和龙钟老态,艰难的支撑着。为远离家乡的游子保存一份乡愁,一份回忆。
许多走出漏子头的人都还记得漏子头的山楂片,都是家里老人们手工切片晒干,然后泡水入药,治病医疾无所不能。
漏子头的柿子,吃过了,那滋味就储存在心底,香甜到再也接受不了别的柿子。
正像在漏子头居住了十个年头的著名画家孟新宇老师的作品所体现的那样,大美太行,不仅是雄阔的,还是清澈的,七彩的,浓艳的,美到惊心动魄!
漏子头最惬意的季节就是夏季和秋季,站在村里放眼四望,山峦重叠,奇峰突兀,花草竞放,在云雾的缭绕里,绿荫如盖的太行大峡谷,寂静清幽,山外的炙热,被乔木冠木一一吸附,整个的世界,如同孟新宇老师画布上的七彩太行,鲜活,灵动,生机勃勃。许多避暑的城里人在这里一住就不想走,尽情享受着一份难得的荫凉。
漏子头就是这样,长住在这里,被高耸的太行,被这些石墙石瓦石桌石凳困守着,总觉得天地太小,可一旦出去,就忍不住的想。想漏子头的春天没被任何工业废气污染的梨花桃花杏花,开得那么纯粹;想漏子头的夏天不须空调就凉爽到冰冷刺骨的惬意;想漏子头的秋天不须着墨就鲜艳到五彩斑斓的画卷;更想漏子头的冬天被雪铺展后超然物外的洁白。
马存生书记说,现在村里就剩我最年轻了,既然做了这个支部书记,就得为村里谋求发展。
他有许多构想,想借助太行屋脊风景区,在村里发展民宿、农家乐;想建停车场,服务游客;想把漏子头推广出去,让村民在旅游上受益。但,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漏子头的发展受到许多限制。作为国家传统村落,这些沧桑的老屋是保护建筑,不能动,少得可怜的这些可耕地也不能动,遍布村里的山楂树、花椒树不能动,虽然创造不了什么经济效益,却是吸引山外边游客的亮点,能动的,只有人!但,每个村里剩下的,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自己养活自己都成问题,依靠他们发展,岂不是痴人说梦?
让人欣慰的是,乡村振兴的国家政策,给了漏子头一缕明亮的曙光。许多走出去的村民策划着返回来建设家乡,郑州、新乡等地的企业家也谋划着到漏子头投资养老项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扶贫,还是振兴,都不如,带着现代城市人的新知识新观念,到村里去,丝丝缕缕融入到当地的传统文化里,一边唤醒,一边反哺。
这才是对传统村落最好的保护!
村名:漏子头
地理坐标: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
民族:汉族
特产:山楂 柿子
撰稿:美丽中国行网乔小乔
摄影:美丽中国行网赵树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