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美丽中国行》采风团深入素有"西口第一镇"美誉的双龙镇展开文化采风。本次采风以"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主线,通过多维度的实地探访,全面展现古镇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
【文化寻根】
采风团首访地方志专家陈浩及文旅学者刘相林,深入挖掘双龙镇三百年西口晋商史。通过《双龙镇志》《双龙村史》的系统梳理,再现明清时期"茶马古道"重要节点的商贸盛况。在双龙博物馆,采风团重点拍摄了馆藏的3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清代彩扎技艺、古法榨油工具等珍贵展品引发特别关注。
【非遗活化】
在省级非遗工坊"双有食品",镜头聚焦传统酸浆豆腐制作全流程。这项山西的古法技艺,通过"非遗+电商"模式已形成千万级产业,带动周边百余户农民增收。采风团特别记录了第七代传承人现场点浆、压制的工艺细节,展现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
【美食赋能】
采风收官于双龙大酒店民俗美食工坊,系统拍摄了传统特色宴席:当地传统食品“汤糕”、“莜面”、二十四节气药膳煲、以及入选《中国名菜谱》的黄河鲤鱼等传统美食,通过镜头语言诠释"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据悉,此次采风活动旨在为后续专题纪录片的制作开展前期调研,通过实地采访和素材采集,深入了解相关主题背景,为纪录片创作积累详实的影像资料和叙事基础。重点展现双龙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乡村振兴实践。采风组表示,双龙模式为传统村落文旅开发提供了"活态保护、创新传承"的鲜活样本,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广价值。